父亲节,唠唠我的父亲
父亲的一生是辛苦的。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穿着被母亲补的平平整整的粗布衣服,拉着架子车换江米棍,收酒瓶破烂,赶上逢集的时候,就挑着自己种的菜去街上卖,回来可以买了一包火柴,一瓶煤油,一包大粗盐。
父亲的手很巧,每年的麦后是父亲最忙碌的日子,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用麦秆修房子,这可是我父亲最拿手的活,父亲修的房顶不仅好看,也不漏水。那时候给人帮忙干活又不要钱,最多在人家吃一顿饭,而且父亲说,无论主家准备几个菜,父亲也只动他面前的那一盘子,因为剩下的那些明天还可以上桌。
我十岁那年,我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了,留下了我那还未成家的小叔和小姑,父亲的担子更重了。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床上放着一件天蓝色的高领毛衣,面前还有刺绣片,好看极了,我以为父亲去县城给母亲看病回来顺便给我买的,我高兴的穿上试试,父亲却说:等你小姑穿小了你再穿。
1990年,大哥考上了中专,那时候能考上个中专就已经很不错了,毕业还给分配工作。可是父亲又犯愁了!晚饭后的家庭会议,气氛异常严肃,父亲说:三个人都上学,实在供不起,你妈身体又不好,不如退学一个吧?好半天没人说话,大哥好不容易考上了,肯定得上,二哥才16,不上学也不能出去干活,又不会在家照顾母亲,只有我了。父亲说也只能这样了,那年我13岁。
眼看小叔年龄大了,还没说媳妇,还得盖房子,于是父亲和母亲又开始忙了,没日没夜的摔砖坯子,烧窑,次年父亲和两个叔叔一起帮忙给小叔盖起了三间大瓦房,还托人给小叔找个对象,成了家。两年后又把小姑风风光光的嫁了出去,小姑的嫁妆不比村里任何一个姑娘的少,父亲说他对得起逝去的爹娘。
父亲也是幸福的。
母亲是个勤劳能干又会持家的人,粗茶淡饭也可以被母亲做的有滋有味。母亲做的饭一直是爷爷在饭场里炫耀的资本。母亲的针线活也是村里的大娘婶子们不能比的,哥哥43码的鞋底被母亲纳的平平整整,三层白布鞋边摞的齐齐整整,一线不差。那个年代,纺花织布粗布衣,谁家都得靠自己织布才能穿衣,母亲又开始忙了。
大娘说她想织条条的布做被里,婶婶说她想织格格的布做床单。好吧,无论你想要啥样花型的,在母亲那里都不是难事,保准给你算的清清楚楚,用多少根白线,买多少花线,花线也有好几种,一样买多少都给你理得一清二楚,不买多,也够用。
这就是父亲的幸福之处,因为他娶了我那优秀的母亲!
父亲是明智的。
父亲一生最正确的选择是把大哥用一只鞋底抽到了学校。后来我才问父亲:那时候穷的连学费都交不起,为啥还要逼着大哥上学?父亲说他自己的孩子自己心里有数,大哥人太老实,不走上学这条路,在农村连个媳妇也说不着。二哥虽然不好好学习,但他脑袋瓜好使,不用担心他。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父亲的一生虽然经历困苦坎坷,但他养育了两个出色的儿子,两个哥哥也娶回了我那漂亮善良又贤惠的嫂子。这才是父亲母亲最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嫂子们是在我家最穷的时候嫁过来的,二十几年来,每每从县城回老家,都是大包小包的吃的穿的用的一应俱全。回到家换上我母亲的罩衣,大嫂做饭,二嫂烧锅,哥哥们陪父母亲在院子里聊天,吃过饭还不忘刷好锅再走,并叮嘱母亲:把好吃的给小妹留点,拿回家给孩子们吃。写到这里我泪如雨下,我何其有幸遇见我的嫂子们,待我胜过她的亲姐妹!
父亲是个较真的人。
每每哥哥们买上东西不带嫂子回家时,父亲先问媳妇可知道?再三强调不允许背着媳妇孝敬爹娘,这太欺负人!而我每次去给他们买东西,父亲也问:给公公婆婆买没有?不买也别给我们买!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生操劳辛苦又幸福的父亲。
又到父亲节,祝我的父亲母亲身体安康,长命百岁!也祝天下的父亲母亲都安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