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散文暖时光里的小幸运

如果家庭是一所学校,你自己是否为三好学生?

2018-06-27  本文已影响25人  佳佳的宝瓶子

尼采说: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

我们总会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归结于孩子没有刻苦和认真,那么作为一名自律性强的成年人,你试过学习一门学科或语言吗?(学生阶段通常是学习几门学科)

最近我开始一项实验性质的学习:学习英语!为什么选择学习英语,而非别的学科,是因为英语曾经是我喜欢的学科,并且非常羡慕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人。

学习的方式是将一个英语学习APP作为学校,里面有老师随时接受提问与解惑,当然更多的时间段是需要自己主动去学习(每天必须达到时间段)。为了真正做到公正、真实、督促,我为自己交了一笔不算少的学费。

学习的方法是在APP上看图、听读,然后跟读,也就是说,是没有文字可看的,只能凭听来复述出来。且不说有的句子长得让自己恨不得能跳过去不听不读不复述,更有的听了无数遍因为完全不懂意思,所以呱啦呱啦跟读出来后,下次再读又复述不出来了;又或者终于算是过关跟读得分了,但是因为句子或单词的意思没有明白,并不会在脑海中留下记忆。

这时候自己会动摇一下,想要逃离。

而当某一课会很顺利过关时,心里不免是得意与开心的,备受鼓舞,学起来也更有劲。

我想起女儿小时候的一件事。为了让她学好英语,我曾经送过女儿去读课外辅导班。

跟风到了一个英语班去学习了一个学期后,女儿坚决不再去了。因为我已将新一学期的费用交了的,虽然新学期还没有开始,但那个老师却怎么也不同意退。这让当时的我很生气。

现在回想明白女儿为什么不愿意去了。

每次课前会需要还课,所谓还课,就是在助教面前背前一次课布置的课文。(就如我在APP上跟读必须达到三星以上才能解锁下一课一样,相当于一个小测试)我曾经也在边上听过。记得当时小办公室里是两个助教分坐在两张桌子前,孩子们排成两队,一个一个地到助教面前去背课文。且不说当时的环境吵杂,而面对一个面部表情严肃、甚至稍不耐烦的成年人,幼小的孩子当然会紧张,就如我面对的是手机上的APP复述都会紧张一样。但是那些助教们却以一种责备的口吻与表情,气愤地看着孩子,并指责孩子背得不好。

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任何人,获得的不是鼓舞而是责备,那么这个过程便是痛苦的。正确的爱应该以仰慕为基础,你不爱的东西,你不可能会想要去得到,不愉悦的过程没有人会喜欢!孩子更纯粹一些,当然便更期盼跳过这些不开心,于是,便选择放弃。

学习当然也要以爱这门学科为基础。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所学的学科?钥匙为教师(包括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懂得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在孩子自发表现出好奇与兴趣时,予以关注、鼓励和引导。

记得孩子在三四岁时,话开始多起来了,并且是各种提问、奇奇怪怪的提问,对所见所闻的好奇让她不断地向我、向与她在一起的任何成年人发问。在我们看来,那些问题简直不是问题,可笑之极。

但是,如果你能真正地专心地听完孩子的发问,并思考一下孩子的发问,你便会惊异地发现,孩子的提问都是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

那么,你知道吗?凡回答不了的问题,都属于哲学问题!凡是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觉得不是问题的问题,孩子之所以会发现是问题,是因为孩子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思考,而正是通过对世界和人生的那些看似无用又无解的思考,使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将成就孩子未来的人生。

但是,绝大多数成年人是没有关注和引导孩子的这些发问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具有哲学性质的发问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重要,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自己在童年时代的哲学式的发问早已被抑制、取笑中死亡。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因为没有通过自我学习帮助自己成长,所以他只能按照他自己长辈的惯例来对待自己的孩子——继续取笑和封杀。

对于孩子的哲学性质的提问,聪明的大人只需要做两年事:第一留意倾听他们的问题;第二,平等地和他们进行讨论。这个讨论的过程便是一种引导,引导孩子继续思考、懂得思考,对于知识持续地好奇,那么学习任何学科之门便将为之打开。

可以这样说,如果想要使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哲学是“必修课”!这个哲学绝不是指中学大学里所设置的哲学课,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哲学性质的发问及父母及教师的引导。

那么,身为孩子教师(包括父母)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了。

曾经看过一段孩子间的对话。孩子说,当父母的当然不会挑食,因为他们选的都是自己爱吃的东西。他们的喜欢不等于是我的喜欢,更不能强迫我喜欢啊。

所以,强迫不可能让孩子喜欢。

教育孩子的关键,并不是如何教育孩子,而是作为教育者本人是否教育得了自己!也就是自己是否活明白?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体现的是你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这些东西反应在你的生活、工作、社交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如果你自己是“三好学生”,思维、观念、逻辑理顺了,你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包括育儿问题!

育儿的问题从来不会是单独的问题,也不需要单独去解决。因为在一个家庭中,包括亲密关系的相处也是一种育儿方法之一。亲密关系处理得当,父母真心恩爱的模式也是孩子的一种教育。许多对于亲子之间的处理方式,如果用于夫妻之间,同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对于另一半,我们同样需要做到的只是关注、倾听、引导,引导对方自己去思考,而不是自以为是地给出建议强迫对方接受。

所以,作为一名成年人,做好自己,才能成就孩子。如果你要求孩子是“三好学生”,自己先要做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