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大火,我们的孩子怎么比ChatGPT更厉害?
近日,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刷爆各大社交平台。上线仅仅两个月,其活跃用户就已突破一亿。
马斯克曾发Twitter表示:“ChatGPT好吓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
比尔·盖茨说:“这种AI技术出现的重大历史意义,不亚于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诞生。”
在网友的轮番测试下,我们看到ChatGPT改论文、敲代码、写文案……甚至解奥数题。
不少人也因为ChatGPT有了“失业焦虑”:
△图源微博热搜截图
但从网上的众多测试来看,目前ChatGPT功能并不算完善,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工具。
不可忽视的是ChatGPT自带的迭代功能,能够让其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地学习和调整作答,在未来的30年里,也许ChatGPT真的能够替代部分办公室白领的工作。
这也预示了我们的下一代才是真正与AI竞争的人类。
人类相比于AI,最大的优势在于情感
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什么方面,以应对未来呢?
AI的出现源于人类对于提高生产力的欲望,模型建立在数字与逻辑之上,因此AI拥有着超出于人类的效率、绝对的理性。
而人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AI能够利用大量的数据库,阐述情绪、感情的定义,但是它无法拥有此类意识,而情绪、情感就是人类区别于AI的地方,是我们相较于AI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培养孩子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人类难道不是天生就拥有情绪和感情吗?
确实如此,喜怒哀乐是正常人类与生具有的情绪表现,这些情绪随着环境条件或外部的刺激,就会让我们反应出来。
同情、喜欢、悲伤、愧疚这类的感情却是通过后天体验、学习形成的。
孩子在学习这些感情之后,才会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也能更容易感知他人的情绪,更加顺利地与他人沟通,并且在将来从事需要高超沟通技巧的工作。
阅读是一种孩子学习情感能力较为便捷的方式。
因为书籍不仅是各种信息、知识整合的素材,还承载着人类的大部分情感,尤其体现在文学作品上。
书中有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比如诗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所描绘的母爱。
书中有复杂的社会环境所催生出的情感,比如,鲁迅所写作的《故乡》中,“我”看着闰土从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变为麻木冷酷的中年人,并由此产生的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孩子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或者文章,会潜移默化得感受并学习到其中作者所寄托的情感,不仅能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还能让孩子在学校中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拿真心对人对事。
如何用阅读滋养孩子的情感发展?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家长如何让阅读成为孩子情感发展的营养,使孩子通过阅读获得情感能力的成长?
3-6岁的幼儿期是孩子发展自我概念,发展情感联结,建立人格核心特质的关键时期,通过恰当的故事阅读,有助于孩子思维结构的扩展,情感世界的丰富,交往能力的提升。
在这段时期,家长可以通过以下2种方式滋养孩子的情感发展。
1
通过亲子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内容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拥抱、朗读等行为,向孩子传递爱意,同时还能邀请孩子分享对于书籍的见解,共同讨论书中的内容,而进行精神交流。
以上行为不仅能够鼓励孩子阅读、学会分享,还能在讨论的时候,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善恶、学会换位思考,提升同理心。
比如在阅读绘本《石头汤》后,邀请孩子回忆石头汤是怎样一步步变成一锅食材多样的汤的,村民们都分享了哪些物品?
在孩子说出书中的答案后,再引导孩子联系生活进行思考,提示孩子们感受分享之后自己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以及以及收到其他人分享的物品时候的幸福感,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
2
使用扮演游戏,丰富想象力
孩子生来就有的好奇心使他们热衷于扮演游戏。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特质,在亲子阅读时,邀请孩子戴上面具、拿上道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扮演不仅能够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还有助于孩子探索不同人对事物的反应,体验不同人物性格,发展出健康、灵活的心理特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比如在阅读《愿望的实现》后,家长和孩子一起扮演故事中的父亲和儿子,引导孩子体验大人的世界,站在父亲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然,阅读并不是唯一一种培养孩子情感能力的方式,还可以走出书本,通过真实的人际交往,体会人类的复杂情感。
科技的发展让这个世界瞬息万变,但是我们不应该停留在原地恐惧变化的到来,毕竟人工智能的定位是生产工具,社会真正的主角依旧是人类。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用科技的发展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发展真正的人类所拥有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