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社会议论文

房事大于天

2019-04-12  本文已影响2人  6f7303428dc6

最近,看到北京的房租又再度上涨,我心里五味杂陈,因为感同身受。出门在外打拼的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吃住问题,这是人的基本需求,绕不开。于是每个月发工资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交房租,然后再考虑如何把剩下的钱计划好,满足下一次发工资之前消费的需要。年年都见到房租涨,却从未见到工资上涨,沉重的房租成为压在中国人身上的一座大山,却怎么也移不开。

我联想起小时候的事情。那时我的父母刚到省城,并未想到在省城立足。那时的房租很低,一个月不到200元,而父母的月收入是远远高于这个数的。房租等生活成本并不是太高,不然也没有多余的钱供我和弟弟读书。随着家中经济条件的改善,我家也从单间搬入了套房,并最终在省城立足,拥有了自己的住房。这段时间前后不过十余年。

房价如浮云

现在,情况大不一样。自从商品房制度实施以来,卖地收入成为了各级政府大宗的税收来源,房地产商竞相角逐,拍得一块块天价土地。而拍得的土地除了少部分用于建厂生产、商业开发之外,绝大部分都用来开发房地产。房地产商购买土地的成本,最终都以房价的形式转嫁到普通人头上。只要买房,你就是最终的接盘侠。

在中国人眼中,只要没房,便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事实上是不是主人还得另说。几千年的来的传统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现在的中国人,房事在中国人眼中,实在是大于天。对于一座城市的外来人员来说,能够立足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还要租房过日子,即便最后买上房子,总得要经过一段租房的日子。

眼下,大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差,制造业一片哀鸿,租住的小区外面的饭馆老板更是换了一批又一批,每天都有人离开,每天都有人开业,走马灯似的轮换。经济寒冬下,每个人都捂紧自己的口袋,尽量少花钱。但是遇到住和吃两样,无论如何也是省不下的。随着城市涌入的人口越来越多,房子作为一项刚性需求,房东和房客之间是没有绝对的平等可言,除了接受房东的涨租要求外,只能另选他处,不管怎样,都得接受。

日益上涨的房价残酷地压榨着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被高昂的房租、高企的生活成本压得喘不出来气,这是生活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他们现在才理解,活着远比死了更加的困难,要在当今高企的生活成本下生活着,需要极大的勇气。现实中的生活让年轻人有着两种选择:一种是浑浑噩噩,继续了此残生;一种是不屈服,勇于抗争命运,但这条路注定会很辛苦,很累,甚至最终失败。

基本上许多年轻人开始时都会选择第二种路,等到过了一年后掂量自己几斤几两,也就选择安稳的生活,不再折腾了。他们觉得这样的生活失败太多,太辛苦,没有任何希望。最终,他们选择接受命运的摆布,继续过完剩余的人生。或许有人会大言不惭地讲这种是完全没有出息的表现,可是只有经历过生活苦痛的人才明白,为了追求所谓的理想,自己奋不顾身,每日为基本生活奔波,被高房租、高昂的生活成本压得无法呼吸,至于理想,更是一种奢侈的东西。

所以,高房价要管理,高房租也要加强管理。现在的年轻人远比几十年前的压力大,生活的苦,虽然机会多了,但大多数人都是过得很艰难,生存如此艰难,就请房价不要再来添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