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随时飞——时事品评今日头条

不浓缩才是精华

2019-05-18  本文已影响1人  温雯二雅

作者:毛书颖

  人工智能帮忙浓缩书籍,提炼框架,观点和金句?听起来好像既省事又靠谱,但实际上可不一定是这么回事。

  使用人工智能缩略书籍,提取“精华”,就好像是为捡到沙滩上一两个精美的贝壳而沾沾自喜,却忽略了大海的全貌。人们常说“浓缩才是精华”,可是对于一本书来说,什么才是有意义的?是积累几句名言金句,学会一个新颖的比喻,还是享受跟随作者笔下的人物一起经历跌宕起伏,欢乐悲伤的全过程?抱着不同目的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功利一些的大概会选择前者,愿意花时间咀嚼,反复沉淀书中内容的自然是以后者为上。二者出于不同的目的,花费不同的时间,所收获的自然也就不对等。前者似乎提高了速度,但由于阅读的质量大打折扣,实际上效率并没有提升。后者放慢了步调,欣赏沿途的每一处风景体悟路上的每一份感动,真正享受了阅读的快乐。

  使阅读质量大幅下滑还不是人工智能缩略书籍最坏的影响。更糟糕的是,它还容易助长人们对碎片化阅读的依赖心理,甚至于失去深度阅读的能力。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类“一分钟速食”文章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麻痹了我们的神经。这个时候,整本书的阅读就好像乱世中的避难所,给了我们的神经一个放松的地方。而所谓高效的经提炼后的书籍无异于试图破坏这幸存的避难所,把我们的思维再次拽向跳跃的、碎片化的、不连贯的深渊。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可能再也无法享受一整段的阅读时间所带来的甜蜜,而变成急于攫取信息的机器。

    同时,直接享受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的全书框架、中心观点,我们的大脑就失去了一次锻炼归纳总结能力的机会。假如把读书比作酿蜜,这就好像是避开采蜜的过程,直接享受成果,其结果很可能是思维被溺死在这种表层的“甜蜜”之中。

    追求效率并没有错,但是若速度与质量不可兼得,倒不如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在享受慢速阅读的同时,训练自己的思维深度。

   

不浓缩才是精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