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人群研究中||066号专题收稿

习得性无助

2022-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博苑云飞

习得性无助,是从心理上的自我否定,认定自己无法也无能力反抗某种束缚。对孩子持续的批评,指责,讽刺,挖苦,贴标签,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心理上地这种自我否定的认定,即习得性无助。

一头马戏团的强壮的大象,被一条铁链拴着,拴在一个小木桩上,它完全有力量挣脱,但为什么却没有挣脱呢?原因是在大象很小的时候,就被同样的铁链和木桩拴住了,几经挣扎,挣脱无果,久而久之,于是认定自己无法挣脱,放弃反抗,直到长大成人。这就是俗话说的,认了命。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1975 年塞里格曼 (Seligman) 用人当受试者, 结果使人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实验是在大学生身上进行的, 他们把学生分为三组:

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 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

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 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

第三组是对照, 不给受试者听噪音。

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 即令受试者进行另外一种实验: 实验装置是一只 "手指穿梭箱", 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 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 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音。

实验结果表明, 在原来的实验中, 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 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受试者, 他们在 "穿梭箱" 的实验中, 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使噪音停止, 而第一组受试者, 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 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 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 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为了证明 "习得性无助" 对以后的学习有消极影响, 塞里格曼又做了另外一项实验: 他要求学生把下列的字母排列成字, 比如 ISOEN,DERRO, 可以排成 NOISE 和 ORDER。 学生要想完成这一任务, 必须掌握 34251 这种排列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原来实验中产生了无助感的受试者, 很难完成这一任务。

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了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长期经历失败的儿童,久病缠身的患者,无依无靠的老人。他们身上常常会出现 “习得性无助”的特征: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随之丧失。最终就会放弃所有努力,真的陷入绝望。

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