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回忆之七买书如山倒 读书如抽丝
2018-10-26 本文已影响7人
文一刀886
![](https://img.haomeiwen.com/i7149543/fb75de0a601e0240.jpg)
管理员@花布置的本轮作业,比较宽松,给了更多的自由和发挥。长方形的回忆系列让自己对自己的书橱重新审视,一遍遍回忆每本书的由来,或随机购买,或心血来潮购买,或众里寻他购买,或者有着这样那样的故事。下午电脑上找几年前的文件,竟然搜到了三年前读书群曾经的文章。本篇是我们读书群首轮还是第二轮第四天的文章,也是关于书的来历的文章,拿出来,充当今天的作业。
无论到哪个城市履行或者出差,去书店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更多的时候是高估了自己,总觉得他乡遇故知,抱着一摞摞的战利品满载而归。
网络的发达,读书也成了快餐文化。近几年推广职工文化、职工书屋的时候,记得一位先生说过:“投那么大的资,买多的书,占用那么多的空间,还不如与时俱进,一人一个汉王或者智能手机,要看多少就看多少,想什么时间看就什么时间看,多方便。”可是他又怎能体会到一本新书拿到手里,油墨的味道,纸张的手感,印刷的字体装帧,文字之美,那种急迫的心情,是无法从网络上得到的。
从群里了解到,济南有个微信群,每周末就在群主的小书店里举办沙龙,还有换书活动,在二楼的房间里,两三张桌子,十几把椅子,放着大家带来的旧书,CD等。上一次有位教授主讲《南渡北归》,可惜在外没能聆听。我很喜欢这种随兴的活动,偷偷地想,如果人也能随着书漂移,岂不更加惬意!
上周在井冈山八家楼下,看到了一本《贺子珍》,原价不打折。同行的朋友掏出手机,“当当网,8折!何必再这里买呢?”朋友,你怎能理解在此地购买的另一番心情呢?晚上回到酒店,第一件事,就是翻开扉页,提笔写下:
2015年10月13日购于八角楼下!
突然觉得很有阿Q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