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错位感
和以前一位同事联系时,顺便问了一句,“XX(她孩子)读初几了呢?”她答复道,“高中毕业了。”那一瞬间,我怎么也无法将这个回答与那个在我脑海中才几岁的孩子重合起来。只能感叹一句,时间过得真快啊!
也许我们都曾面临过这样的境遇,回到家乡遇到一些熟悉的长辈时,对方会惊叹道,“以前还是一个这么点大的小孩,转眼都长这么高了。”边说边比划着。我们常常会习惯性忽略这些来自别人的感叹,因为无法真正理解他们说这话时的某种心绪。
直到若干年后,当我们看到一些曾经的“小孩”时,会毫不掩饰地惊呼道,“你不是一个还穿着开裆裤的小屁孩吗?想当年还在玩过家家呢,怎么都长这么大了?”此时才会真切感受到时光的匆匆。
为什么当看到别人的变化时,才会发出如此强烈的感叹呢?是我们自己没有变化吗?不是的,因为这个“别人”就是一个明显的参照物,能直观地看到时间从Ta身上掠过的痕迹。从小孩到少年到青年……
而其实只要稍微做个加减法,就会清楚时光花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是绝对公平的。只是一时的感性充当了一个叫做“障眼法”的招术,才让我们有了一种时光的错位感。
所谓时光的错位感,是发生在两个并不同步的人之间或与某一方的预期不同从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可以体现在相貌、性格、思想上。
同学聚会上,看到在相貌上和以前变化有点大的同学时,会在心里感叹道岁月他老人家真是不饶人。当然了别人看我们也可能是一样的心理,而自己却意识不到的原因是我们都把彼此的样子定格在了同窗那年。
某天,与曾经的学生见面时,无法将眼前这群透露着社会上的“成熟味”的人与从前那些调皮捣蛋的模样联系起来,甚至会有一种恍惚感,这还是他们吗?过后才终于明白这种感受是源自他们已经走了很久、很远,而我还停留在原地。
反过来,如果在对方身上看不到岁月的印记(并不单单是指相貌上),是否就能愉快地开启一场“想当年”的聊天呢?不是的,除非自己也是这样的人(看不到岁月的印记),而且大概只能局限在聊当年了。
《老友记》中有一幕是,莫妮卡曾经暗恋的人约她出去玩,她欣喜赴约,想来也是弥补以前的遗憾,那个曾经有些胖有些自卑的她甚至都没有机会与他说一句话。
当看到他骑着读书时代的那辆摩托车来接她时,她还是觉得很酷。可当她发现这个男生一直在聊以前的事情时,她终于表现出了不爽。回去后,好友瑞秋问她怎么样,她答道,“我只是和高中时期的他约了个会。”
也就是说,他的生活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莫妮卡不再是那个时期的她了,已经走了很远。两个人在思想上并不同步,即便与曾经最喜欢的人见面,也只会感叹一句,“相见不如怀念。”
曾有人问,要不要和初恋对象见面?答案并不具有唯一性,要看问这问题的人是抱有一种怎样的目的了。或许这可以看成一道辩论题。
如果有一方不再是另一方心目中的样子(无论是容貌上还是性情上),那么就会扼杀掉脑海中仅存的那点美好,所以不见就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是念念不忘的那种放不下,或许这反而帮了一个大忙,因为让你没有了念想。
如果双方都在随着时光成长,即便是样子与自己印象中的有些许不同,也不会影响两个人的思想交流。聊当年的回忆也好,聊与双方无关的人事物也罢,都没有违和感。但代价可能会对如今的生活造成一种冲击,或是一种不稳定的混乱感。
不管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要想变得稳固长久,就得尽量缩短彼此之间的“相对距离”。当这种距离越来越大时,那么渐行渐远就成了必然的结局。
就像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遇见一些新的好友,无声地告别昔日的好友。最后留下来的,可能就是那么三两个人,其他的大多成了某种代号,以此验证经历过某段时光。
在爱情上,年少的我们总以为一个甜蜜的誓言就能定永远。而“永远”,只是一个随时会发生变化的动态词。当初爱的时候,是情真意切的,不爱的时候,亦没有半点虚假。从爱到不爱,就是两个人的“相对距离”从零到无限大的结果。
你也许会奇怪亲情难道不稳固吗?毕竟有一层血缘关系在里头。做父母的,往往会把自身的经验告知孩子,可是当经验都用完了,而自己没有多少新鲜东西可以传递,且又固执地想要传递给正处于加速成长期的孩子时,那么亲密感就会慢慢出现断层,彼此可能主要靠那层血缘关系来联结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还是老样子呢。”这句话不见得就是一种赞扬。从外表上看,都希望被这么夸,但想要一直保持青春的“老样子”就是不现实的。从内在或某些思维方式看,这句话就暗含着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那就尽量在保持外貌上的“老样子”所跨过的时间年限长一点,而在个人成长方面尽量地避免“老样子”,去滋生出一些新的韵味吧。这样于自己而言,不会成为时光的抛弃者,于别人而言,不会产生时光的错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