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学而时习之"
给儿子讲《论语》,开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一个大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给他解释,按照杨伯峻《论语译注》的翻译是:孔子说:“学了,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然后按照钱穆的《论语新解》上面的解释是“先生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辜鸿铭讲论语》上面的解释是“孔子说,随着不断的学习,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确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解释,意思也不外乎以上。
上面的三个解释,我自己不是很满意,儿子也认为不通。
儿子说,学了,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实习,不是高兴,是很苦啊。这个倒是,每次叫他读书做作业就是愁眉苦脸的,就必然给他讲书的时候,他是不愿意的,“学”本身就不愿意、不高兴了,还要时时去复习、温习,那是万万的更苦了。于是,我说:“对你来讲就是“学而实习之”就成了“不亦苦乎”,那你给我说说到底苦在什么地方“。
他给了我三个理由的苦,他说:学的第一苦,是每天很早就要起床,然后每天要很晚的回家,早出晚归的,是第一苦;学的第二苦是一天要读书,做作业,玩耍的时间都没有,这是第二苦;第三苦就是学了还要考试,如果考得好,还好一点,考不好,回家还有“男女双打”和无尽的再改造,这是第三苦。总站,学而实习之,是没有看到什么“悦”的,而且还是从心底的“悦”,如果有,那都是说假话、说大话。
老实讲,我们理解孔子本身就是时之圣者,他讲的话不应该是这样没有水平,不应该是不通人情,而且《论语》全文,字字经典,如果按照以上的理解,要么孔子就是不是圣人,要么就是我们自己没有搞明白圣人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想要理解孔子这段话,必然要走入孔子的那个时代,结合孔子当时的历史背景,在融入我们自身的人生经验,我们会发现,孔子这句话是“言之确凿”。
首先,在春秋时代,作为普通的老百姓,能够有机会坐到教室(那个时候,学校不叫教室,学校称为“成均”、“庠”、“序”)里,那是一种幸运与幸福。
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形成与发展,其实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从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也可以发现古代教育其实一直都依附于封建制度。但是封建制度却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处于上层社会的贵族子弟,从五六岁时就开始接受启蒙教育。
春秋时期之前,寒门子弟根本就没有机会踏入学堂,也就更提不上进入仕途改变命运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孔仲尼出生并创立儒家学派开始。中国古代教育史才打破了贵族垄断的历史。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能有资格进入学校读书就值得从心里高兴,这是其一。
其二,有了资格,还得有钱能够读书啊。读书是需要钱的,这是一个从古至今都清楚的事实,没钱是读不了书的。这一点,从我们自身的经历和其他无数的事实证明了的。于是我给儿子讲了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以及那个希望工程经典宣传画面对那个大眼女孩。
这是从学到方面说,还有后面的“时习”,这个也是重点。
有了前面两个条件,能够坐到教室里面了,真正学到文化,这里的“学“,我认为就是学习的文化知识,学到孔子的”四教“——文、行、忠、信。但是学不是目的啊,学到目的是用,就是后面将对”时习之“。
这里“时习“,一个是有机会去用,二个是刚好用上,产生了好多结果,这是很高兴的,这是其三,这一点我是赞同辜鸿铭先生的意思的。但这个第三,要分成两个方面:
一是有机会去用,就是我们讲的“学以致用“,比如大学毕业了,我们可以去考公务员,或者进入企业,否则毕业就失业,这样是学而不能习。
二是刚好用上,同样是上面的例子,我们学了文化,练习了很多的题,高考的时候或者考公务员的时候、亦或者面试的时候,刚好出现自己学过了的题,正好又答对得分,最终考试成功,这也是值得高兴的啊。
我就这样问儿子,考试刚好考到学了的、联系得很熟悉的题高兴不,喜悦不。他说仿佛是应该高兴。
最后我给他说还有一“悦“,是大家都会“悦”,他问是什么?
我说,同样的还是考试,你考好了,爸爸妈妈是不是高兴,你的朋友高不高兴、老师高不高兴,你自己高不高兴。同样,学了知识,可以修身、可以齐家、可以治国,自己高兴,家人高兴,天下人都会高兴。
他回答仿佛大家都会高兴啊,这也是读书独乐乐,也会众乐乐了。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