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散文集羽西X简书 | 新中式宠妈艺术远航诗画集

#新中式宠妈艺术#妈妈哪里会七十二变,只不过是……

2018-05-01  本文已影响1348人  有故事的花儿

余秋雨说过有山脉相隔的遥远是一种绝望,有水道相通的遥远是一种忧伤。儿女的目光总是向着最美的远方,母亲的目光却总是落在儿女身上。外婆离世了,外婆和妈妈相隔的距离从天上到人间不知有多远。我从北迁徙到南,我和妈妈相隔的距离有一千多公里。

图片来自朋友拍摄

(1)多年以后,我还能回想起,妈妈站在门口麦地里眺望远方思念外婆的那些黄昏

那时候外婆去世不久,妈妈白天照常去地里做农活,晚上常常一个人站到门口的麦地里望着远方,一句话也不说。

北方的天黑的早,家门口也没有路灯,我担心妈妈害怕,总会偷偷地去地头等她。我躲在田边地头大气不敢出,仰着脖子偷看她,看她的背影,看她一直眺望的远方。

我不时会伸长脖子,踮着脚尖看妈妈望着的方向,可那个方向除了天空上有几颗小星星以外,到处是黑漆漆的一片,这么黑,妈妈能看见外婆吗?

那些遥远的黄昏,记忆中妈妈那悲伤的背影,现在回想起来画面还那么的清晰,记忆却比小时候痛了不知多少倍。

那时候我还小,只会本能的做出保护妈妈的动作—陪着她,陪着她看天上的星星,却没有能力去理解她,理解她经常说的那句话:“妈妈再也没有妈了”,“妈妈再也没有家了”。

当时我奇怪地想,妈妈不是和我们一个家,怎么就没家了?那时候的我,没有读懂她,也没有读懂她说的那句话。

图片来自朋友拍摄

(2)多年以后,等我读懂她,我已人到中年,身处他乡了

“妈妈再也没有妈,妈妈再也没有家了!”多年后,我在异乡重读它竟哭的泣不成声了。

女儿在厨房包饺子听到哭声赶紧跑来“妈妈,你怎么了?”她搂着我问,“我想妈妈了”,我擦了擦眼泪,“好了,好了,不哭了,晚上给姥姥打电话”。

女儿边抱抱我,边递给我纸巾。正哄着我,她突然笑了“妈妈,你成小花猫了”,我拿起手机一照也笑了,她手上的面蘸我脸上了。

女儿是00后,她的表达方式很外露,爱腻歪我,每天不是说妈妈我想你,就是要抱抱、亲亲。

起初我也不习惯,渐渐地,变成我爱像她撒娇,爱像她索要拥抱了。我们的日常交流也像想朋友一样,不仅可以一起谈论男朋友、小鲜肉,也经常会为一件小事儿吵的不可开交。

而妈妈是40后,那代人的感情都压抑着不流露。我是70后,在40后的家庭中成长,从小就没得到过父母身体、肢体感情外露的表达,更没听他们说过爱你、想你的话。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用肢体,用语言表达感情是生命版块中缺失的那块拼图。

等我做了妈有了孩子,女儿帮找回了我丢失的那块拼图,女儿常常搂着我说:“妈妈在哪里,我就去哪里。”她亲昵的话语温暖的拥抱,不知在多少个我想家的黄昏,让我的心定了下来。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女儿的话又让我回想起那些偷偷望着妈妈背影的黄昏,它成了我心底的痛。

我多想让时光快快倒回去,回到那片麦田,让我跑过去给妈妈一个拥抱给她说一句:“妈妈不哭,妈妈我爱你!”

我想,我亲昵的话语温暖的拥抱也一定会给妈妈种下一个根,一个让她的心定下来的根。

图片来自朋友拍摄

(3)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妈妈哪里会七十二变,只不过是儿女需要

妈妈这多半辈子,扮演了很多角色。听爸爸讲,外婆家条件好,妈妈未嫁时一直不用做家务,更别说做农活。

妈妈是以“初中毕业生”、“学生妹”的身份嫁到张氏家族的。当时爸爸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家里的农活,家务活就全摊在妈妈身上了,为了挣工分养活家,妈妈很快就进入了“农妇”、“孩子妈”这个角色。

关于妈妈怎么起早贪黑,怎么像中国传统妇女那样勤劳善良的操持家务,干农活,这些我的记忆是缺失的。

记忆版块的清晰重现是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地都分到各家各户了,我们村是蔬菜区,自留地里种的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都不用交公粮了,家里主要经济收入靠卖菜来支撑。

妈妈她摇身一变又切换到“菜农”、“商人”的角色。那时候家里没有自行车,妈妈卖菜的工具是一杆秤和一辆平车。妈妈早上四五点要去地里摘菜,摘好捆好菜,要赶到城里趁早去卖,早上新鲜的菜能卖个好价钱。

妈妈这个“商人”的角色一直做到村里的菜地被收回去,改为宅基地。

这时候,爸爸已承包了村里的诊所,妈妈又变成了“护士”和“保安”的角色。

那时候,爸爸的医品、医技和人品、人缘在十里八乡都是被竖大拇指的。我家诊所里每天都是车水马龙,挤满了来看病的人。爸爸一个人忙不过来,妈妈就开始跟着爸爸学习抓中药,研药粉、消毒器材、换药、收钱、打下手这些活。

从我有记忆开始,爸妈就没睡过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完整饭。有时候输液的病人前脚走爸爸刚躺下挨着床,“砰砰”、“砰砰”地就有人敲门或敲窗户。听到声音,爸爸忽的坐起来了,爸爸在那时候练就了,一躺下就打呼噜,一敲门忽的就起床的本领。

爸爸忽的一起床,妈妈“保安”的工作就开始,只见妈妈麻利地抓起衣服,拿着手电筒、锁了门,就和爸爸深一脚浅一脚地出诊去了。

等我当了护士,妈妈这个“老护士”才光荣的下岗了。再等到爸爸年龄大了,关了诊所,妈妈就荣升为全职“奶奶”、“姥姥”的角色了。

妈妈从1997年开始带姐姐的孩子,2000年带我的双胞胎女儿,接着带弟弟的女儿、儿子。每个孩子妈妈都带到上幼儿园,任务才算完成。

图片来自朋友拍摄

(4)多年以后,我也成了她,我才知道放飞的是儿女守巢的总是妈

时间一晃,就到了2012年,孩子们都长大了,妈妈63岁了,家里的光景越来越好了。她的生活又被我的辞职给搅的动荡不安。

儿女的生命总是不会按着父母所设的轨道走下去。那是2012年农历正月初十,年的气息还未褪去,我没有听从家人的劝阻,义无反顾的辞职了。

妈妈不放心我带着孩子远去他乡,就决定和我一起南下。当天,我和妈妈带着两个女儿一路颠簸来到一座南方小城,开始了我的第二次就业。从我上班那天开始,妈妈的角色也切换到了“南漂”、“陪读”的行列。

妈妈总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初到他乡的艰难让我丧失了信心。这时候,妈妈默默地帮我打点着生活,照看女儿,解了我的后顾之忧。

不到一个月,妈妈会自己去超市买家具和生活用品,也很快找到了就近的菜场,还会用家乡话和院子里的保安拉家常,更是雷打不动的每天去学校门口接女儿。

从未出过远门的妈妈,在他乡给我撑起了一个家。

后来我的生活安定下来,妈妈回了老家。我不得拿起她手中的接力棒,学会各项技能,转换各种角色,为女儿撑起一个家。

为了女儿能顺利上学,我在学校门口守了两天;家里电灯坏了自己修理;下水道堵了自己通;女儿半夜发烧自己跑医院取药等等这些事情,我现在都能顺手拈来,轻松转换角色。

女儿总会用亮晶晶的眼光看着我,总会骄傲地对同学说我的妈妈什么都会,妈妈在女儿心中就是超人。

我没有告诉她,我在学校门口遭了多少白眼,给老师说了多少好话;也不会告诉她,我在修电路时线路着火,是剪刀的的皮套救了我一命;更不会告诉她我在半夜去取药,被一个流浪汉追着跑的情景。

妈妈也从来没有告我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当我长大后,我也成了她,我才明白,妈妈的七十二变,变出的是彩虹落下的是泪滴。

而此时,我要深深地鞠一躬感谢我的妈妈。

而欠妈妈的那个拥抱却不知何时才能还上。

图片来自朋友拍摄

活动传送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