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读书就有机会为官:隋唐时期的教育
隋朝时期,隋文帝为革新政治,扭转风俗,重视统治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教育,自京都至州县均设学校。京都的国子寺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五学。后来国子寺从太常寺中分出,改称国子学,成为独立的教育领导机构。公元607年,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国子祭酒作为教育行政长官。
唐继承隋的教育制度。唐朝建立后,迅速恢复国学和州县学;国学立庙,春秋祭祀孔子先师,州县也立庙祭祀。规定每年乡贡明经、进士须至国学拜谒先师,令百姓家藏《孝经》一册,勤加讲习,乡学之中,倍加教授,鼓励乡里设立学校。
公元618年朝廷下令京都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入学身份有等级限制,名额只有300多;州县也设置学校,按州县大小规模分三等。
唐太宗贞观年间,朝廷大量兴办学校,创建京都弘文馆、崇文馆,国子监也增置书学、算学,后来又加置律学,共有六学二馆。教学内容主要是九经,按文字多少,分为大经、中经、小经三类,学习期限不一。《礼记》、《左传》学三年,《诗》、《周礼》、《仪礼》、《周易》学二年,《尚书》、《公羊》、《穀梁》学一年半,《论语》、《孝经》学一年。大经和中经是分班必修的,小经是作为选修的,《孝经》、《论语》是作为公共必修的。教材通用由国家规定的孔颖达等编的《五经正义》。
国子监入学举行束修礼,考试有旬考、月考、季考、岁考等名目。学生已通二经或三经,经考试合格,可出监参加科举考试;愿留监者,可以升进,四门学生可升补太学生,太学生可升补国子学生。学生平常10日一休假,称为“旬假”。每年还有两次较长假期,一次在 5月,称为“田假”,一次在9月,称为“授衣假”,各15日,让学生回乡省亲,路程如超过 200里的,可酌加路程假。
唐朝在京都开设有律学、算学、天文学等专门学校。其中律学是培养熟识本朝律令的行政官员,以便用法律来巩固政权和秩序;书学是训练通晓文字并精于书法的官员;算学是训练天文历法、财政管理、土木工程方面的计算人才的;医药学是培养掌握传统医药知识技能的人才的;兽医学是附设于太仆寺,教授治疗牲畜的知识和技术,边学习边参加治疗,考试合格者补为兽医;天文学则附设于司天台,按业务范围分科教学,有天文、历法、漏刻三种。
此外还有音乐学校,附设于太乐署,由乐博士对长上散乐乐人(长期常备的乐工)和短番散乐乐人(短期轮番的乐工)分批教学,分批分档教练,每年考课,评定优劣,决定升退。
(8)唐朝还开设工艺学校,附设于专管手工业品制造的少府监,由技艺最高的巧手任师傅来教授生徒,其中学精细雕刻镂花的4年,学制造车轿、乐器的 3年,学制作大刀长矛的2年,学制箭及竹工、漆工、屈柳的各1年,学做礼帽头巾的9个月。制造的器物上刻上工匠姓名,作为鉴定考核的依据。
唐朝在地方也大力兴办学校,推行礼教,朝廷命令按行政区设学,府州县学均由官办,乡里学校则归私办。学生入学,由府州县长官选补,可免除课役,并享受按例的物质供应。经学除读经之外,还学习书法和时务策,并兼习礼仪。考试重在岁考,合格的,县学可升于州学,州县学也可升于四门学。医学限于地方条件,着重学《本草》、《百一集验方》等,学生结业后就地使用。
唐朝初期,科举与学校并举,科举考试以学校生徒为重要来源。生徒因经过专门学习训练,应试及第的比例高。学校是登科的通路,争取入学的人多,无形中推动学校的发展。唐朝后期统治者重科举轻学校,生徒及第的比例小,乡贡及第的比例大,参加科举不一定要进学校,学校开始衰落。
隋唐时期,外国留学生到中土学习蔚然成风。隋朝时期,各国先后派来留学生进入国学学习。到了初唐时期,外国派来留学生数量更多,日本、新罗、百济、高丽等都派遣留学生到长安,学习中国的经史、法律、礼制、文学和科技。其中日本是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的次数、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日本留学生对移植唐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唐的政教、学术、文艺、科技对日本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其次是新罗,也不断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新罗因受唐文化影响,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基本模仿唐制。
唐朝对友好国家派来的留学生,在学习和衣食住方面尽量照顾其需要,给予优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