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后的下一波思潮是什么?(上篇)
这是我去年在启动设计创业项目时写的一篇文章,时值圣诞节。
小一是当时我写这篇文章时略带呆萌气质的笔名。。。
以下为正文:
平安夜的月星环球港人潮涌动。这番异常的热闹突然降临到这个32万平米的上海最大购物中心。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到这两年集中爆发的“互联网思维”热潮——无论是“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原教义解读,还是“专注、极致、口碑、快”的“雷七字”或“互动、连接、网络”的“赵三点”(扩展为“独孤九剑”),都被业内外人士烂熟于胸。
这跟眼前的圣诞节景象何其相似:一个跟大部分中国人其实没啥实质性联系的节日,却一定要爆发式地尽情参与一把,因为营销有了噱头、消费有了理由。“一起愉快地玩耍”才能与时俱进、普天同庆。
小一我只是来环球港坐地铁,回家继续为了思马光正在孵化的设计创业项目加班加点。“互联网思维”的热闹如这圣诞狂欢般激战正酣。一年前,我也曾为“互联网思维”摇旗呐喊、醉生梦死。我们可以参与这番热闹,但这番热闹并不属于我们。为什么思马光孵化的联合创业项目里会有一个设计类项目?因为我们似乎看到了“互联网思维”后的下一波思潮即将汹涌而至——“设计思维”。
国际上其实没有“互联网思维”这个通用概念,英文有标准翻译么?反倒是“Design Thinking”早已风行硅谷多年。作为全球商业精英摇篮的顶级商学院近年来都开设了设计课程,如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凯洛格商学院、INSEAD工商管理学院等。斯坦福大学叫板哈佛大学“你们有的,我们都有。你们没有的,我们也有”,就是因为斯坦福大学在2005年成立了一个面向所有该校注册学生的“设计学院”(简称D. School),探讨设计思维与商业战略的跨界融合。
D. School的发起者便是全球顶级创新咨询公司IDEO的创始人David
Kelly,他也是将“设计思维”作为通用方法论广泛应用到商业创新实践中的教父级人物。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设计思维”?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理解什么是“设计”。
我跟一些商界精英谈到“设计”时,普遍第一反应“设计是设计师的工作”、“优秀的设计是为了小众人群的高端消费”。拜托,那是工业革命后,为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传播、大规模消费而存在的“现代设计”给你带来的认知。早在几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用来分享猎物的工具一开始只是一块有尖刃的石头,它的存在源于人类的功能需求。后来加了个木棒做手柄,因为这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又后来变得有特定形状并趋向于对称,因为对称的物体符合最天然的审美,说明人们对工具开始有形式上的追求。从几千年前的一块石头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斧子,就是一个设计演变的过程,而功能和形式始终是伴随这个进程中的两大要素。
设计不同于艺术。艺术家本质上是为自己而创作的,强调形式上的原创和情感上的表达。而设计师本质上是为服务他人而创作的,可能是为了让生产者更好地生产、可能是为了让品牌商更好地营销、可能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使用。
设计也不同于工程学。工程学是解决物与物的关系,而设计的终极目的是解决人与物关系。
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现代设计史专家王受之认为“设计是计划、设计是取舍、设计是解决问题”。
所以设计不是画个图,不是单纯为了更好用或更好看。设计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并通过调整功能与形式的平衡,满足更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以平面设计、视觉传达为代表的2D设计,以建筑设计、空间设计、产品设计为代表的3D设计,以用户体验设计、服务设计为代表的4D设计,都属于设计。
一切人为的创造,都离不开设计。
“设计思维”来源于“设计”,却又超越了“设计”。“设计”如果作为一门学科,本身就不能简单地归为“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所以“设计思维”的定义也不是一家之言。
IDEO的CEO蒂姆·布朗(“设计思维”嫡系传人,“斯坦福-硅谷”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缔造者之一)在《设计改变一切》中将“设计思维”描述为“推动组织变革、激发创新”的系统方法论,并将之浓缩为可以指导创新实践的流程(见下图,来源:网络)。更具体的描述请见该书开篇折页的手绘思维导图。
来源:网络青蛙设计创始人、全球工业设计教父哈特穆特·艾斯林格(乔布斯好基友,苹果“Snow white”设计语言的奠基人)在《一线之间》一书认为“设计驱动的创新战略可以让技术人性化,直达人的精神;让商业根植于历史又连接更深远的未来;可以跨越那条将商业和文化割裂的线,帮助杰出的创新战略脱颖而出。”
苹果工业设计部门创始人罗伯特·布伦纳(还记得锤子手机T1发布会上那个讲锤子工业设计理念的逼格视频么?没错,男主角就是他)在《至关重要的设计》一书中认为“设计是至上而下的组织战略,帮助你的产品成为完美体验的门户。”
创新管理权威专家、米兰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与设计学院教授罗伯托·维甘提在《第三种创新:设计驱动式创新如何缔造新的竞争法则》一书将“设计驱动式创新”定义为除“市场驱动式创新(消费者主导)”和“技术驱动式创新”之外的“第三种创新模式”,即“采用颠覆式创新的方式,针对消费者赋予商品的内在意义进行创新”,帮助企业现代商战中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
(篇幅有限,小一我在此无法将“文献综述”进行到底并展开解释“设计思维”具体的作用机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读一下以上提到的几本畅销书)
“设计思维”虽然没有严格定论,但我认为可以提炼出5个关键词:设计驱动、以人为本、创新、战略,以及可视化。“设计思维”体系中“设计”所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连接人文、科技、商业的网络节点(见下图,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对应于“设计”、“商业”、“艺术”、“工程学”的简单解读,我认为“设计思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连接人类左脑和右脑的思维方法”。如果说“互联网思维”逐步解决了“人与人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人与物的连接”、“人与信息的连接”,那么“设计思维”是要解决“人脑内部的真正连接”,改造组织模式、变革管理制度,帮助企业实现创新战略(见下图,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人的左脑支持了商业、科技等基于理性、逻辑的思维能力;人的右脑支持了艺术、情感等基于感性、直觉的思维能力。电影《超体》从科幻片的角度预示了人脑连接一切后的奇葩威力。“设计思维”作为“连接人的左右脑”的思维方法融合了感性与理性、直觉与逻辑,为我们在惊恐地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时打开了另一扇智慧之门。
正如浙江大学国际设计学院应放天教授说的那样,“企业家和设计师拥有一个共同的灵魂——创新精神”。
“设计思维”并不只属于设计师,而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个具备战略思维和工匠精神的创新者。
在《“互联网思维”后的下一波思潮是什么?(下篇)》中,我将从国家战略风口、设计生态痛点、品牌创新抓手、消费升级趋势这四大层面和大家分享为什么我们判断中国“互联网思维”大热后的下一波思潮将可能是“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