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山水小品的成长

2022-02-09  本文已影响0人  隐之_de1d

这副画,还不应该看作是最后的作品,还要进步呢!

初次是看到一个视频,是太行山边的一个山洞,人穿山而过,石头山,用折带皴与勾线结合,去表现山石的方硬,注意下山石的结构,山石之间大小的组合,若果细心细密画,能画出好画来,但探索不仅于此,现实的素材还要加工成自己的东西。因此就有了第二幅,树石已变,山洞扔在,试一下,觉得可变,用笔从方折变为长线了,勾折与小斧劈近,处主要是河道。

第一副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第三幅就成了意念多现实少的画了,右边的瀑布有了动感,树林也变成茂密丛林,画好树林是山水画的基础,一般不可随意,近景原来的河道不用了,直接表现山顶,显得山高,大山取山顶,石山就是要用浓墨,小处变化一下浓淡,适宜松树,大小均可。洞中小路蜿蜒曲折向远处,用近处简远处稍微繁一下,主要是近处要突出树林。用色就是浅绛发,花青与锗石就够了。这就是第三幅的来历了。

第四副主要是统一笔墨。近处由原来的河道变成山间云雾。画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