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与“读书声”——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会后感悟 - 草稿

2022-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婧语微涵

    9月15日,在田庄中学参加了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暨经验交流会,听取了张老师和杨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与《醉翁亭记》。两篇文言文同属于中招备考范围,且地位较高,知识点繁杂,一不小心就只应试而忽略了素养。

      课后,老师们对于两节语文课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大部分老师提到了语文味儿的问题。我认为课堂上的语文味儿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理解,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具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素养,恰如其分的点拨,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言传身教中,把语文的美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品读感悟表达自我与对世界的看法,在读中悟,读中探求文字中蕴藉的文字之美,在书声中表达对文字的感悟,安放自己的情绪,所以,语文课堂少不了朗朗书声。

      如今与应试紧密结合的语文,越来越缺少美的影子,层出不穷的模式化教学,剥夺了学生读文之美,也剥夺了语文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在模式的框架中,按照既定的流程,将学生套进统一的框架里,去听,去说。并不是说模式是不好的,而是模式应还是因地制宜地去为我所用,而非照搬、死搬。有人因循模式,课堂上为了模式而“模式”,赶着一个环节结束进行下一个环节,赶着时间点儿去进行,结果慌里慌张,讲不透彻,论不充分,思维浅尝辄止,分享机械无新意,完全是为了迎合而进行。课堂为了赶删掉了朗读,为了赶忽略了深度的思维,结果语文的课堂上了然无书声,只有刷刷做题声,把学生套成答题的“机器”。这种模式是悲哀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