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文章有“新”的亮点?
2020-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归一的整理笔记
2020/8/24/第50天

对于从事文稿的人来说,很多人都会困惑于自己的文字没有新意,内容陈旧无法突破,我也不例外。
杨思卓老师在《职业培训师的8堂私房课》一书中,提供了几个能够体现“新”的方法。在杨思卓老师看来,“新”并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在现有的信息中寻找突破点。
01 少数人知道的
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是用几个鼻孔出气的?也许你会脱口而出:2个。因为我们都有2个鼻孔。可实际上这个答案是错的。
因为在实际的气体运输系统中,我们的两个鼻孔是轮流工作的,也就是人是用一个鼻孔出气的。
你看,鼻孔大家都熟知,鼻孔出气大家也熟知,但是几个鼻孔出气却是少数人知道的。所以这样的例子很容易让大家耳目一新。
02 跨界运用
有些知识只是在某个领域被经常使用,但是在其他领域却很少使用,然而这些知识却是可以互通的。
比如,我们一般在做菜的时候,会考虑调配什么配料,火要掌握到什么火候,什么样的菜搭配起来才不会炸锅等等。事实上,在我们工作中,其实工作和做菜的思维也是一样的,要做了一项工作,你就需要考虑你需要具备什么才能,使用什么才能搭配才能让工作更快更有效等。这样跨界使用,是不是让人眼前一亮?
03 不同角度
这一点是很多人都听过的方法,比如,在热门中寻找冷门观点,在冷门中寻找热门目标对象。当一个观点被别人说烂的时候,那么就从这个观点中寻找出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的观点进行表达,就很容易出现爆款。
这个需要我们培养更强的敏锐度,才能让自己可以从一件事情多个角度进行查看。
记得罗振宇罗老师在他的60秒中说过:创新呀,其实不是去做什么新的事,创新是为古老问题提供新方案。所以,要想创新,没必要费心思去创造一个,而是多从旧知识中提炼一个。
作者:归一
日期:2020/8/24/于深圳
进度:百日共读第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