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团圆不仅是因为思念,而是有人在努力维持
今天是大年初一,因照顾我的工作,我一家三口在小姨家过年,而小姨一家因为弟弟的学业远在大洋彼岸,这几天还和身边的朋友聊起过年的事,很多都说没有年味了,或者是个自各一家三口做上几个菜独自过年。
“这两年来家里亲戚都已经各在天半地北,就算聚在一起,也感觉不到过去哪种团聚的兴奋感”
现在很多年轻人包括父母都有这种感觉,渐渐稀薄的年味和亲戚间渐行渐远的亲密感,好像随着时间不知不觉就离我们远去。
回想起小时候,在老家过年还一直是孩子们心里期盼的节日。
每年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家族成员就陆续回来,人最多的时候,家里是四世同堂。我家是是腊月三十中午在外公外婆(南方叫法,北方叫姥姥姥爷)家过年,而晚上是爷爷奶奶家,那时候老人都还在的时候,不管老人是在哪个儿女家养老,到过年前一定要执拗的回到自己的家中,那时候特别不懂为什么,天那么冷,外公外婆为什么要从温暖的舅舅家回来。其实老人是想让我们有个团聚的港湾。
“年的团圆不仅是因为思念,而是有人在努力维持”
说到这,脑袋里片段思绪纷飞。
小时候我在家是最受宠爱的,因为那时我最小(那时候表弟、表妹还没有出生,),每次一进门老人都会准备我最爱吃的零食,然后拿着果盘笑眯眯的给我端过来,把火盆也放在我的脚下,还嘱咐我的安全,那时候物质虽然很匮乏,只有花生、瓜子,水果,硬硬的水果糖,金币的巧克力,但那些好吃的陪伴我小时候的每个春节。那是有好吃零食的春节
父母那一辈人,就在阳台上,客厅里,一边摘菜一边开心的聊天,我们孩子们便看着电视,在火盆里烤所有能烤的东西---红薯、馒头、花生、桔子。要不就到楼下空地上,和附近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打打闹闹,做做游戏,而且回来的时候口袋里都是换来的零食,那时候我们就没心没肺的笑着。那是有小伙伴笑声的春节。
在外公家,外公是做饭的一把好手,从年二十八、九就开始准备食材,像炸丸子、蛋卷、蛋饺、肉汤圆、该提前焯水的肉类,那几天,外公的厨房就是一个战场,外公犹如调配食材的将军,而且战场是不许我们任何人插手的,母亲、舅舅、小姨甚至外婆进厨房,都像会打断外公创造艺术品一般,被外公举着勺子赶出厨房,只有我们孩子可以偷偷的潜入,偷一点外公刚从坛子里拿出来的腌的酸酸催催的酸豆角,抓一把姥爷刚炸好的花生米。然后姥爷站在厨房里系着围裙装作吓唬我们的样子,但嘴角却藏不住那一抹笑容。那好吃的鱼、有诱人色泽的腊肉,鲜香的鸡汤,都会勾起我们肚子里的蛔虫,快开放时,我们孩子早早的就搬好凳子,等待着消灭这些美味佳肴。那是有美味年饭的春节。
我爷爷是东北人,是跟随部队南下的,从小离开家,而我奶奶小时候是大家闺秀,十指不沾阳春水,所以对厨艺都不是很精通,爷爷家的厨房,就是姑父、大伯和我爸,男人们的战场,而女人们都在忙着洗洗涮涮,摘菜,爷爷虽然不会做饭,但每次都会骑很久的自行车,去买食材和年货,我记得前几年,爷爷已经80了,总算在我们劝说下,不再骑车去买东西,但到了过年,还是要倔强的独自带上帽子和大衣出门,过了一会,我出门去寻,爷爷腿脚仍很有力的咔哧咔哧走在雪中,买回了我爱吃的卤味,他说不让你爸他们去,他们买不到你爱吃的,那时候真的是能融化寒冬的浓浓的爱。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就要开始包饺子,看春晚,而小孩子们会在大孩子带领下,去放鞭炮、烟火。那是有漂亮烟火的春节。
通常除夕第二天,我们要出去老人家拜年,因为小城市,彼此都认识,一路走都是熟人,一路拜年,大人们彼此寒暄祝福着,叔叔阿姨们每个人见到我们,都好像很意外一样:“呀,都长这么大了,都快比爸爸、妈妈高了。”虽然千篇一律,但也是一种祝福不是吗? 到了老人家,进门拜年,老人们早早的就准备好了大大的红包,人手一个,我们接过来,然后放进自己的兜兜里。到我很大,都工作 了,依然有红包,在老人们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那是有大大红包的春节。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那时候没有手机,孩子们只有小灵通,从下午开始小灵通上就有同学们、伙伴们的祝福短信,到了年夜饭后,关系特别好的还会彼此电话拜年,聊聊吃了什么好吃的,过几天去哪聚聚(其实放假才没几天),谁家有特别大的烟花,等着我们去放,谁家有特别的年货,等着我们去吃,那时候我们的祝福无比真诚,没有一丝虚假,也没有任何烦恼,除了寒假作业外。那是有真诚祝福的春节。
外公病了第二年,春节无论如何要从医院回到家中,由于长期卧床,是坐在轮椅上和我们过的春节,小姨、姨父从北京带表弟回来了,舅舅、舅妈也从广州回来了,那时表哥已经有小侄女的,我们四代人在一起,坐在圆圆的桌子前吃了一顿年饭。外公慢慢的咀嚼,慢慢的吞咽着,怹用全部的精气神在品尝那一顿饭。我们都举杯住外公的病早日康复,外婆用一碗鸡汤代替外公接受我们的祝福,慢慢喂给外公,外婆眼里也湿润了,那是夫妻几十年的爱情啊,就在年初五,我们要返程前的那晚,外公离开了我们,我想他是想和我们过一个团圆的年,不想我们来回奔波的太辛苦,便那晚留住我们所有的人。那是第一次有别离的春节。
又过了几年,在一年内,爷爷、奶奶也离开了我。两个人只相差了大半年。那年春节,我们是在爷爷奶奶家过的年,是和姑妈、大伯一家在一起过的,大家说既然老人不在了,亲戚还是要多走动,也为了让两老人放心,这样还是个大家庭。那年我们依然做了很多菜,还有很多爷爷、奶奶生前爱吃的菜,可是家里人都在,两位老人只能在黑白照片上默默的注视着家里的每个人。那是年夜饭桌上没有老人的春节。
姥姥也离开了我们,那年整个家里也发生了一些变故,那年我们在自己小家过的年,邀请了姑妈和姐姐一起过年,春节我妈第一次下厨,做了一大桌子年夜饭,过去我妈从来没操办过年夜饭,有我外公拿手的蛋卷、米粉肉、糖醋排骨,也包了爷爷拿手的饺子。妈妈说既然老人不在了,年夜饭还是要圆圆满满、丰丰富富的,做了十二个菜。虽然。年夜饭还是年夜饭,虽然妈妈手艺很好,饭菜口味很棒,但心里滋味已经不是那个滋味了。那是有人情冷暖滋味的年夜饭。
今年,妈妈决定在小姨家过年,而小姨一家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过年。我们便和姨父的姐姐一家,我叫她姑姑,一起过年。今年也是姨父家老人都离开的艰难一年。由于她们也不善厨艺,所以饭菜由我们家搞定,她们负责购买食材,做后勤工作。今年妈妈做了十六个菜,在饭桌上,姑姑说:“她们都是没爹妈的孩子了,但是过年还是要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过年。”我们依然吃着、喝着、脸上笑着、心里略有难受着。”我把饭菜照片发给远在异国的小姨一家,我想他们一定也感受到了那份中国年的滋味。她们年夜饭是自己包的象征团圆的饺子。那依然思念着彼此,有团聚味道的年夜饭。
刷着朋友圈,看着每个朋友家的年夜饭,我笑着,由衷祝福着,不论如何,老人总会离开我们,努力维持年夜饭的人把这接力棒一代一代的接力,等父母做不动了,我们依然要接着维持,那不仅是亲属们的相互思念,那就是中国人的团圆年,是中国人辛苦一年的团圆梦,但圆梦也是需要有人努力维持的,将来我们也愿意做那维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