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点评文章 45/100 你以为的过瘾,其实是上瘾
007点评文章公开发表的第45篇,这篇文章来自308班的战友“古泽职业规划师”。
【文章标题】
《刷几小时视频容易,看几十页书太难。》
【文章作者】
古泽职业规划师
【见】
古泽战友分享了一篇刷短视频很容易上瘾,读书却很难养成习惯的文章。
开篇用问句直击读者心灵:
短视频“上瘾症”,你有没有体验过。
正文阐述了作者朋友刷视频上瘾的经历;
并通过朋友的疑问,阐明了为什么读书难养成习惯的原因;
同时引用一份研究报告上的数据和《娱乐至死》里的观点,论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然后联系自身参加法考的经历,再次阐明戒网络的意义所在。
结尾与开头呼应,以一句问句来收尾,再次叩击读者心灵。
【感】
在我们刷短视频大感过瘾的时候,却不知道其实自己已经不知不觉上瘾了。
我曾经试过一整天都在刷视频的经历,但是那种刷完后无所事事的空虚感,以及浪费时间的负疚感是很难形容的。
【思】
为了弄明白我们在刷视频为什么那么容易上瘾,特意用“上瘾”这个关键词搜索了一下,于是搜到了《上瘾》这本书。
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上瘾模型: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我想套用这个模型应该能很好地解释我们为什么那么容易刷视频上瘾了。
第一步:触发
触发就是指促使你做出某种举动的诱因——就像是发动机里的火花塞。
比如:随手拿着的手机,突然叮的一声,你收到了一条未读提示,接着是两条三条,你看着APP右上方鲜红的数字提示,是不是会忍不住要打开来查看。
这就是让你上瘾的第一步,那一个个APP上面鲜红的数字提示,触发了你的行动。
这只是外部触发,而一旦这个APP与我们的情绪产生联系时,内部触发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比如:当你无聊空虚时,随着你忍不住的哈哈大笑,刷视频时感觉到的愉悦感进一步加强了我们与APP的联系。
第二步:行动
有了触发没有行动的话,我们也是不会上瘾的,那么我们又是如何行动的呢?
《福格行为模型》指出行为的发生是由动机、能力、提示三个要素同时发挥作用时产生的。
要想让行为容易发生,那么就需要动机合理且足够强、行为要容易实施、提示要显而易见。
我们手机上的APP是如何让我们一步步去刷手机的呢?
首先我们得有合理且强大的动机。比如用刷手机来打发时间,刷视频来逃避空虚无聊;
其次刷视频这个行为非常容易做。一个视频刷完轻轻划一下,下一个视频又来了。不需要选择不需要纠结,它都帮你推荐好了。喜欢就看,不喜欢就划到下一个。
尤其大数据算法,根据你在视频上停留时间的长短,点赞与否,还进一步算好了你的喜好,这样推荐给你的视频都是你爱看的喜欢的,人们对于自己喜欢有共鸣的东西是很难抗拒的。
最后就是要有显而易见的提示。那个鲜红的数字,视频里各种笑的音效,还有一个个合集,都是为了让你刷视频变得轻而易举。
你看,其实,我们刷视频这一行为,都是被APP一步步设计好的。
第三步:多变的酬赏
如果在刷视频这个行为上没有任何酬赏的话,我们也不那么容易上瘾,但偏偏刷视频其实囊括了酬赏的三种类型。
1. 社交酬赏:是指人们从产品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而获取的人际奖励;
我们刷视频不仅能体验到视频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还能通过点赞、评论、关注等与他人产生互动,从而满足了网络背后,诸如那一句“亲”,所带来的虚荣感。
2. 猎物酬赏:是指人们从产品中获得的具体资源和信息;
我们刷视频时获得的一部分资源和信息,填补了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体验到的满足感。
诸如那些所谓的“三分钟学会化妆”、“21天快速学会英式口音”、“7天学会理财”等等……
既在当时缓解了学习的焦虑,因为感觉确实一看就会,又很好地让我们误以为已经掌握了很多的资源和信息,殊不知,那些被碎片化的时间和被夺取的注意力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3. 自我酬赏:是指人们从产品中体验到的操控感、成就感和终结感。
我们刷视频时,一方面点击进去就终结了那个鲜红的数字提示,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是满满的终结感;
同时也满足了对于未知信息的好奇心,从中获得成就感;
另一方面在一次又一次划视频的过程中,选择看与不看,点赞或不点赞的主动权,也是在获得操控感的过程。
第四步:投入
要想让用户产生心理联想并自动采取行动,首先必须让他们对产品有所投入。
对产品的投入会令用户形成偏好,因为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尽力和自己过去的行为保持一致,避免认知失调。
我们在刷视频时,每一次投入的时间精力,每一次参与的点赞和评论,实际上都是在这个应用里倾注了我们的投入。投入越多,刷的越起劲。
【行】
1. 戒除刷视频
我曾经可以刷某音刷一整天,熬夜通宵都在所不惜!后来碍于手机内存不足,以及意识到它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我把它卸载了。
有时候听到有某些重大热点新闻时,会习惯性打开手机,想刷某音来看看,然后才意识到我卸载了某音了。
这其实就是从消除提示上将我的上瘾行为路径做了更改,同时也增加了我上瘾行为的能力,要刷视频就要重新下载应用,占内存又耗时,然后就放弃了。
就这样,我已经戒刷视频近3个月了。
但是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少了一个应用就有了多大的困扰。
我并不会因为没刷视频而了解不到重要的信息,反而是屏蔽了很多不必要的信息,从而拥有了更多宝贵时间以及可贵的注意力。
2. 养成替代习惯
当我自觉无聊时,我还是会不自觉地打开手机,不过取而代之的是,我开始了我的阅读习惯。
《福格行为模型》、《一年顶十年》、《多维度变现》等书籍都是在这期间阅读的。
觉得读书无趣时,偶尔会去小红书看有趣的文案和图片。
这时候,我尽量按照我想深耕学习领域来搜索关键词,这样它推给我的信息,就不再是那些的娱乐信息了。
这样以一个阅读习惯来打发之前刷视频时的无聊时间,我觉得还是挺值得的。
【文章优点学习】
1. 使用问句开篇与结尾
使用问句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发读者一探究竟的动力;
使用问句结尾,可以让文章的观点具有开放性和悬念性,让读者自己去解答。
2. 文中论据丰富而充分
文章中使用了朋友的案例来论证为什么刷视频会停不下来;
引用研究报告,用具体的数据来论证人们在刷视频上所花的时间之多;
然后用《娱乐至死》一书中的观点,论证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最后使用自身的案例,论证了戒除网络体验心流状态的意义。
以上证明战友的素材还是很丰富的,使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3. 对比式标题很有冲击力
战友使用的标题《刷几小时视频容易,看几十页书太难》是对比式结构的,通过几小时与几十页,刷视频与看书、容易与太难这三组对比,给足了读者冲击力,更容易引发读者深思。
【文章优化建议】
1. 排版优化
可能是因为其他应用写好后再复制过去gzh的,战友的文章排版,段落间空隙较大,而行与行之间又间距过密,这样在阅读视觉上就打了折扣了。
建议发表文章前可以提前发到自己的微信号预览一下,然后根据预览效果,再酌情排版优化的。
2. 标题中符号的使用
我们的标题,除了复句中间使用一下逗号、冒号、顿号等,有表示疑问的标题末尾可以使用问号,表示感叹的末尾可以使用感叹号,也可以不使用。
但是通常情况下标题末是不使用句号的,建议优化为:《刷几小时视频容易,看几十页书太难》。
另外,几小时和几十页的对比不太一致,可以优化成,几小时和几分钟,即:《刷几小时视频容易,看几分钟书太难》
3. 另拟标题仅供参考
另外,根据战友文意,我另拟了以下标题仅供参考:
《你以为的过瘾,其实是上瘾》
《你的上瘾行为是如何上瘾的》
《刷视频想不上瘾可太难了》
《带你了解刷视频背后的上瘾症》
我是践行长期写作的“娜就作吧”,以上是007点评的第45篇文章,期待与优秀的战友们互相赋能共同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