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谓的锻炼,足以毁灭一个人。

2019-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零俊

无谓的锻炼,足以毁灭一个人。

前几天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大意是说现在的领导为什么都喜欢把一些把很多苦力活丢给公司新人,并美其名曰锻炼新人,提升能力。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心理学界,有一位大咖叫维果斯基。他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首先我就来介绍一下这个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理论广泛的应用于学生教育。但是我觉得人这一生都适应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成人工作之后。

让我们把最近发展区定义的内容稍微替换一下: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员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员工现有的能力,指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另一种是员工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也是通过一定工作可以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领导应着眼于员工的最近发展区,为员工提供带有难度的工作,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其实同理可以讲最近发展区应用于很多方面,比如说我想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审美水平、设计能力、朗诵能力……

一言以蔽之,就是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可以扩展到所有提升自己能力水平的方面。

所以亲爱的读者们,看清楚了吗?真正能使自己获得提升的,从来不是单调重复的苦力活,而是能在这个阶段让你感到有一定困难的工作。

就是俗话“跳一跳,摘桃子”所摘到的那个桃子,而不是你蹲在地上一下午能挖到一篮子的土豆。

理论很丰满,但是现实哪?

现实是我们还是要接受很多时候毫无意义的苦力活。我们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心之所想。

我和很热多人聊过,关于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理想,绝大部分人给我的答案都是自己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一份工作,所有人都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然后绝大部分人都被困在这种日复一日的工作中。

所以,当你察觉你被终日困在这些苦力活之中,请你先静下心,不要急着改变,不要急着焦虑,好好审视自己,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所想所要。只有这样,在日服枯燥的工作中你才不会迷惘或迷失自己。

关于自我审视,其实也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关注我,之后会有单独文章专门论述这套方法论。

其次,我们要自己给自己一个“桃子”。

有了目标,我们眼前就会有一颗桃树了,但是桃树那么高,我们不可能一上来就摘到最高的那一颗桃子,所以这时我们要进行自我评估,看看哪些桃子是我伸手就能够到的?哪些桃子是我暂时够不到的?

那些桃子是自己跳一跳就能摘到的?

我的一位朋友,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给自己找这个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最早的时候他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在我所处的单位主要负责建筑规划及后期设备维修方面,我和他有幸在一个宿舍“同居”过一阵子,他每有工作,都会第一时间打开手机的计时软件,在统计整个工作流程的同时他会尽量在每个工作节点进行计次,当一个工作结束,便截图清零。每天晚上,他都会拿出一个到一个半小时进行工作分析,仔细回想哪个节点如果这样干会不会更稳妥、更高效?换一个方法会不会更省事更省力?如果自己及自己的团队多懂一点某某知识,会不会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这个问题?然后就会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学习、培训。

很累、很复杂,但是,很有用。

不到一年,他就出任工程部经理,现在已经是公司高管层。

这就是一种跳一跳。通过自己对自己工作的思考及规划,不断的尝试自己的新高度,今天可能长了一厘米,明天可能再长一厘米。积少成多,有一天你就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将这颗桃子牢牢地抓在手里,而眼睛已经望向了更高的那颗桃子。

最后,坚持,你不能一口气摘到最高的那颗桃子。

急功近利是当代人的特点之一。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心里有点触动,便开始计划怎么让自己一跳一跳的摘到那颗桃子,那么请你一定要在今后的每一天都要去尝试一下,你可能会失败很多次,但是你要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摘得到那颗生长在“最近发展区”的桃子。

最后,关于我,以前很喜欢写一些无关痛痒的文字,但是今年,我想写一些能帮助他人的一些文字,所以,这篇文章其实也在是我最近发展区里的一颗桃子,不大、不甜、甚至有虫洞。

但是下一次,会更好,再下一次,会更好一点。

直到他真正变成一颗足够引人注目的桃子。

如果你喜欢,欢迎关注我,也欢迎微信搜索值学(zhixue-19)关注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