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重阳——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
重阳和菊花,似乎分不开,我又联不起它们。是遥相呼应还是相辅相成?不确定。

重阳有一首最著名的诗,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于是重阳在我看来,仿佛一个专用于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节日。有时,诗人们写菊,会感叹:“菊又开,重阳不久至”(此句为潇湘妃子杜撰)。是啊,盐铺满地菊开,便又是重阳了。我在晨山一年余了。思家念亲?刚从家中来,似乎并没有那种感觉。
重阳节,很多人都在异地,思念家乡。“茱萸,菊,雄黄酒,思念,诗词,九月九”似乎是重阳节离不开的词汇。有酒,有花,有情感,有诗词,这个节日便美好,美得庄重,美得拘束,美得泪眼直下。春去秋来,在今年的今天,去年的今天,看着同一个地方,同一种景色,不知不觉满心的泪。
下午回校之前,去了一趟盐铺。夏季繁茂的荷花已经枯死。却不彻底,现在还是“半开半落池塘里,何异枯荣世上人。”咖啡偏黑的枯荷似乎特别美,比起荷花开放时红色绿色的亮丽,我更喜欢这时意境。而菊,此时成群结队,张扬骄傲,目中无人的怒放着,我也不喜欢。但我却又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
一个晚自习的时间哪去了?去滑冰了吗?一年的时间哪去了?噗哧噗哧笑着飞走了吗?真羡慕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哉游哉,时光慢慢,仿佛永驻。
时光流逝如此快。冬至那天,我们就将要告别自去年冬至开始的农历的天空下课程了。真快,真快!难怪古人总是说:“时光只解催人老”。又记起泰戈尔诗集中的一篇-----对岸。划过来划过去,在两岸中徘徊。晏几道说过“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活在当下,今天,忽觉重阳对我来说,多了一些意义,时光流逝,去年重阳,我们醉倒花田,采下满篮白菊,今年花依旧,人呢?人还相同吗?那句诗说的真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周回家,是为了看云门舞集中的稻禾。从生到死,那种感觉,我活着,我死去,从死又活,再死。一开场,噔---噔---噔,发出的声音,好似一节节的生长,生长多好啊,那种击打到心弦的感觉,是写也写不出,写也写不尽的。那器乐的振动,悠扬,自己心里的想法,别说你不懂,我也看不透理不清。好像心里的事,别人听不懂,想找个人诉说却找不到词。孤独有时是一种放松,不用找人诉说吧?可以对着田野呐喊,在芦苇荡里奔跑,在梯田上打滚,在纸上挥霍笔墨做文章,挥洒平日拘谨的人生。有的时候,真的不知该怎么说,就算你说你懂,其实你也懂不了。
A live A dead
where are you now?
时光你还等人吗?
时光巴士,你在哪站停下,等等我,让我上车,我想随着你。
我在哪?
你在哪?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跨过山河大海我来找寻你。。。。。。
松不下那口气,说得我好像要死了一样,嗯,笑中带泪,谁又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