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重读》:与时俱进,常读常新

2023-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方静读

作为一个普通人,对《论语》的印象最多的是课本里学习的20条,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大概理解到的就是学习和做人的道理。

《论语》是四书五经的经典,是各个时代学习的范本,大多数文化人都读过《论语》,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论语》有着认同的观点,有褒有贬,但这并不影响《论语》的传播。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广安的《论语重读》里,我看到了普通人理解不到的《论语》,同时也为刘教授学习的执着而感动。在本书的后几页,是刘教授整理的有关《论语》的书籍名单,为了一本书,读过不下百本的相关书籍,还有多种辞典解释,融合,分析,变成自己的理解。

在此之前,我看过几个版本的《论语》,多是以原本排序,翻译,作者解析,易懂一点的还会加上字词的注释,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一读,大概能懂字面意思,可能也就只是懂字面意思,太深奥的内涵问题,还是不懂。

有时候,我就在想,就这,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作,为啥我读完没有多大感觉?看完刘教授的《论语重读》,我便知为什么自己读不懂。

《论语重读》并不像我之前读过的《论语》,首先,作者把论语分为仁、孝、德、礼、君子等五个方面综合阐述,以前这些观点是分散在每章里的,现在是以观点为章节,把所有的观点分为一类,再进行分析总结。

在章节中,同样是先举出原文,翻译,再是作者解读,每个章节,篇首会有总结概要,当读一篇文时,大概了解以下内容,再进行阅读,有助于理解文章含义。

比如在阐述仁的时候,作者的理解是孔子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阐发了仁的意义。

在仁的基础上,孔子建立了内涵丰富的德治思想体系。仁是大同天下的理想道德,仁是治国安民的崇高道德,仁是社会交往的典范道德,仁是个人修身的根本道德。

在普通人眼里,仁就是仁慈,是善良。在孔子眼里,仁是信念,是道德,是理想,要有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是古今志士仁人共同的志愿。

作者从四个层面阐述了仁的标准,看起来很难,做起来更难,但在作者的解析下,很容易理解孔子仁的意义。

接下来是孝,对于孝,人们更有体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有伦理道德的。其实孝也是从仁的基础上分化而来的,建立一定的伦理纲常,才能维系社会的长治久安。

孝,大家讨论的最多的是愚孝。《孔雀东南飞》里,焦母的蛮横,逼走刘兰芝,而焦仲卿一味的愚孝,听从母亲的安排,就算最后因爱赴死,也不违背母亲的意愿,这样的愚孝是没有意义的。

真正意义上的孝,应该是尊重,子女对父母的尊重,还有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二者和平相处,小家和谐,才可以促成大家的和谐。力行孝道,实际上是提高大家的道德修养,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

孔子的仁孝,都是建立在社会大同的美好愿望之上。

在原始社会,最开始只要有吃的就行,慢慢演变,有了利益的争夺,为了抢夺地盘和食物,人们开始了战争,这是因为人类有了思想,一种动物的本能,为了更好的生存,肯定会有抢夺和私欲。

战争带来的后果,是无辜生命的牺牲,如何才能掌控好这种局面呢?于是思想家应运而生,他们提出天下大同的思想,认为人们应该有社会道德观念,就是所谓的伦理道德。

有些事,你可以做,有些事,是不能做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伦理道德。有了这些社会制度的规范,规避一些残忍的事情发生,同时也让人们有敬畏之心,对社会有一定的约束能力。

其实看似简单的道理,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孔子的《论语》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是生活方向的指南针,是流传千年的哲学,思想的深度至今仍有学习意义,与时俱进,常读常新。

真实感受:哇,作者好厉害,写得真好,分析很透彻,不过我读一遍好像又忘记了,所以时常提醒自己,常读常新。经典之作,可以再读,多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