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的最高境界
特别喜欢连岳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对他人的私事不关心、不介入,允许他人的道德观、生活方式和自己不同,将消除世上90%以上的烦恼。”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三观和生活方式也不相同。用自己的三观和生活方式去理解他人,要求他人,其实就是自私。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就是尊重和你不一样的人。
知乎上曾有一个点赞破万的热门话题:“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是种怎样的体验?”一位1985年出生、环游了100多个国家的答主@chong,有一句话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他说:“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天然正确和绝对的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衍伸出来的思考方式。”当我们见过很多人,去过很多地方,就会明白:除了米饭面条面包,这世界上还有人的主食是土豆、豆子、玉米、青稞,甚至炸香蕉;有一夫一妻的社会,也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乃至母系氏族的;有的地方丧葬隆重且复杂,每个人都很悲伤,而有的地方一人去世,全族人奏乐歌舞;一个人眼中的大逆不道,很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天经地义。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所有的三观和生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源由,不存在高低,也没什么对错。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再轻易对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大惊小怪。
最近几年,很流行一个观点,三观不合不能做朋友。那么,到底什么是三观不合呢?你说榴莲很香很有营养,我却一点也闻不得它的味道,这不叫三观不合,这叫味觉不同。如果你喜欢榴莲,并且认为我不喜欢就是不懂欣赏,嘲笑我没品位,这才是三观不合。在一次采访中,罗永浩分享过一次自己的心路历程。他说,年轻的时候,特别反感盲目崇拜不同信仰的人。凡是这样的人,他是非常不屑的,更不要说与之交朋友。直到自己开始创业后,他才慢慢理解了那些人的做法。事业做得越大,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也就越大。他们的信仰崇拜,不过是消解压力的一种方式,既不伤人,也不伤己。于是他开始慢慢转变他的想法,虽然自己不信,但开始试着理解和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古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喜好和个性,当你学会了尊重跟自己不一样的人,自身的修养就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境界。
主持人陈文茜和作家白先勇是好朋友。有一段时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两岸三地,很多人都在夸赞和讨论这个作品。但陈文茜却一点也不感兴趣。白先勇发现后,每次来往,几乎不在陈文茜面前讲起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情况,也不请她发表意见。陈文茜说:“对此,我非常感谢!他可以创新,我可以顽固,谁也不去说服谁。”这就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不将自己的喜好,强加给身边的人。小时候,我们学过一个道理,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周国平还提出了另一个很厉害的观点,叫“己所欲,也勿施于人”。就是说,你自己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修养。你可以喜欢经典文学名著,但永远不要瞧不起爱读网络小说的人。你去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把别人的喜好还给别人。
这是文明社会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年少的时候,经常会看不顺眼一些人一些事,认为世界是非黑即白的。长大后逐渐懂了,看人不顺,未必是别人不对。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成长条件,不同的生活环境,就会有不同的三观。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只要别人的行为,没有侵犯到自己和他人的利益。那么,他的所有行为,都值得被尊重。一个人顶级的修养,是终于学会了,不再总是用自己的认知和三观去理解世界。开始尊重每一个与自己审美、性格、三观不同的人。这才是尊重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