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制胜熊孩子
——熊孩子,人间最强杀伤力武器
一招制胜熊孩子说说这半个月来的一些对熊孩子的抗议和建议吧。
前些天连着几天接待不同的客人,有亲人还有朋友的到访,虽然我不用做饭,只是洗个碗,但客人走后依然身心疲惫,头昏脑胀。因有三次客人都带了孩子,还都是熊孩子,所以一早充沛的热情早被熊孩子消磨殆尽,可见熊孩子的杀伤力有多强。
那就举一个杀伤力比较平均的例子吧,你也就明白了我对熊孩子为何耿耿于怀了。
那一次来的是一对朋友,带了一个5岁大的男孩和抱在怀里的小BB,这熊孩子让我如今看到一般大小的男孩便浑身发抖,恨不能退避三舍。
其实我是很喜欢他,以前也偶尔找去朋友家和他玩,逗逗他,也许是有些时日不见变得调皮了,也许是本性如此只怪自己认识太晚矣。
总之孩子不讲究,大人也不大理会,一进来熊孩子就光脚冲到了床上。
床上是之前前一天亲戚的孩子打滚外加打着赤脚爬上爬下弄脏了,我才好不容易都拆了洗过。这不睡了不过一晚,隔天朋友的熊孩子又赖床上去了,也许是因空调房外加大床还加几个大枕头别提多舒服,想咋玩就咋玩的原因,所以,我的床难于幸免。
朋友叫他儿子下来,那熊孩子怎肯啊!就不下,我们怕闹得不好看,连忙打圆场说没事没事,孩子好不容易来一次,就让孩子玩吧,大不了再来洗一洗了。其实内心着实不想再洗被子了....
因打定主意是又要洗被子家什的,但我还想至少保住枕头吧,没得多的枕套换啊,没想到孩子还是不肯,说要玩,然后把我枕头一把抢去一屁股坐了上去。
熊孩子的劣迹还不止呢,他在床上赖了一会,又蹦又跳的,突然又看到了我放在衣柜上的尤克里里,不出意外,他一把抓去,嘴角露出了熊孩子狡黠的笑容,哇!弹钢琴耶!那一刻不管钢琴不钢琴的,我心想,完了,这琴算是保不住了....
我心惊胆颤,果不其然,他抓住琴头就直往床上摔,那刻听见心巴拉巴拉碎裂的声音,还好床大琴没事。
接着他拿他的手使劲的在弦上拨拉,弦被拉得老高,梆梆直响,好像随时能听见弦断的声音,我的心也跟着一跳一跳的。
我心疼的直说,轻点轻点啊,我差点要喊他祖宗,我说,琴烂了要赔的,很贵的呢,要爱惜云云。
这样说貌似不管用,熊孩子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我又说你可是个好孩子呢,都很会爱惜物品,琴也是你的好朋友,要温柔的弹轻轻的弹才好听,它才愿意跟你玩,阿姨也才会借你玩噢,对啦,这样才像个小绅士嘛,!
熊孩子倒是答应爽快了,可手上的动作也没减多少,后来又拎着琴弦(是琴弦啊各位,这才几百块的琴弦哪经得起这样折腾啊)跑屋外玩,跑了一阵,弹了一阵又回来冲到了床上,反正赤脚来赤脚去(无牵挂啊)。后来说去上洗手间拉粑粑,赤脚走过去,拉完没擦屁股,就又要冲回床上,被我制止住了,婆婆赶紧拉住他擦屁股。我朋友说,宝宝,你怎么屁股都不擦啊,后来跟我们说,在家都是奶奶擦的,我也不管,反正他回来脚还湿湿的就又一大步跨到床上,我站在旁边守着,说不出半句话来。
后来孩子爸和老公在家闲闷呆一会就出去了,这熊孩子就扔家里,客厅外我朋友带小的家伙休息喂奶啥的,这熊孩子可不只能呆我房间,熊孩子特爱这琴,边拨拉琴边大声唱着幼儿园老师教的儿歌,我哭笑不得,反正我是睡不了了,也不能静下心休息,只能直在心里抱怨出去走掉的大人,一屋严重困乏的妇儒,加一个小魔头……
孩子妈问,你中午不休息啊,我竟无言以对。
就这样活生生被折腾了一下午,孩子爸回来了,我就让孩子出去找爸爸,然后就趁机躺下来休息,因为感觉自己的宝宝一直也浮躁不安,在肚子里动来动去,我都好担心随时他会蹦出来为妈妈我打抱不平。
一些其他我也就忽略不计了,吵吵闹闹也属童年无忌吧。
其实了解,大人是没怎么管,孩子妈还带了另一个两个多月大的宝宝,孩子在家时也是随便就往床上玩的,孩子爸要么不管,要么就凶一凶他就老实了,只要孩子不看电视怎么玩都行。这可真不是好习惯。
后来我反思,其实孩子在没有懂事前还真不能随便带去朋友家,如果有外人在,孩子调皮是没办法教育的。
其实最好的教育便是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空间,还有沟通和信任。而在这之前最重要的则是养成规则。
一招制胜熊孩子我看过一篇关于家长如何避免养成熊孩子的文章,其中主要观点值得借鉴。
——“重视规则,孩子违反规则不会受惩罚而要承担后果或进行补救。”
文中阐述的是美国人教育孩子的理念是“平等自由”。而所讲的“自由平等”是建立在明确、公正、合理的规则之上的,规则的树立,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而国人看到的只是西方教育中提倡的平等关系,没有看到西方的成人管教孩子时严肃的口气,极强的规则意识,以及让孩子弥补错误、承担责任时的坚定态度,所以,一度借鉴错误,以偏概全。
西方人重视的规则和平等是什么?
“自由”是规则下的自由,“平等”是成人尊重孩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独立个体,愿意倾听、理解、信任他,而不是完全和他打成一片,任其妄为,失去自身的权威和引导者的身份。
所以,要想达到自由平等,规则必须有,违反了规则,必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例如,到了吃饭时间不吃饭,后果就是过了饭点就没有饭吃,要挨饿;乱丢乱放玩具找不到,后果就是没有玩具玩;把书撕坏了,后果就是用胶带再把书粘好等。
其实中国老话也有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包括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是非常强调孩子的品格教育,包括如何为人修身等很多准则的。只是现在这些传统文化教育正渐渐丢失,无疑多学点国学对孩子帮助会很大。
而规则这东西,学问很大。
第一点:
是树立规则的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规则的目的和背后的道理,而不是强制性地灌输给孩子,强迫他们执行。比如,玩具玩完了要收拾,是因为要保证教室整洁有序,这样才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其他的活动;打翻在地的牛奶要赶快擦干净,否则别人踩到会滑倒;打喷嚏要把头埋进一个手肘里,否则会传染给他人……
第二点:身教胜于言传。对于一些细小的行为规则,大人要亲身示范,到位地讲解每一个细节。这点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尤为重要,听得再多、记得再牢,也不如切身实践来得有效。
第三点:对规则高度重视,规则多且细。如坐姿、餐桌上的礼仪、社交礼仪,以及每个玩具的摆放方式、在楼道里怎么走路等。
第四点:要求孩子承担后果时,少吼叫,不打骂,音量适中,语气正常,但是态度是异常坚决的,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就妥协,更不会以“孩子太小,还不懂事”为借口而一笔带过。
一招制胜熊孩子——爱需要智慧,包容亦需要边界,论原则的重要性。
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孩子做错了事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先替孩子道歉、抢着为他们承担责任,很多年轻的父母也怕管教起来麻烦,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一句:他只是个孩子“或者“不要跟小孩子斤斤计较”搪塞他人也敷衍自己。这样的行为一时回避了矛盾,图了省事,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从长远来看,也只会给父母日后的教育带来更多的麻烦。这便是讲究原则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孩子一生影响重大。
为孩子明确行为的边界,帮助他们认识行为的对错,需要家长从日常生活中点滴的小事抓起,慢慢达成。例如,孩子今天在家里吃饭把汤、饭泼到桌子上、地上,没有人教他餐桌礼仪,让他把狼藉收拾干净,那么日复一日,他哪一天去别人家或餐馆吃饭时,也会对此熟视无睹,甚至在饭桌上耍赖撒泼;孩子今天和大人说话时态度傲慢、没大没小,家长得过且过,不与之沟通并讲解行为礼貌,一次又一次,孩子不仅会失去对自己家长的尊重,日后也会不尊重学校的老师、其他的人。
所以,此篇告诉我们,教育从来不是一件能图省事的事儿,此篇也提醒自己在以后育儿的道路上避开雷区,坚持原则,培养规则,坚决不养破熊孩子!
一招制胜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