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1徐爱录008:何人适合“格物”
本节,回应005的三层境界,说明何种层次适合“格物致知”。三种层次分别为最高“生知安行”,次高“学知利行”,再次“困知勉行”。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如“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种“知”,是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完全与内心融为一体的知识。或许不应该说是知识,而应当说是内心的流露。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或是引申联想,对不同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心合为一体的认知,类似“好好色,恶恶臭”,见危险而躲避,或是我们常说的条件反射,甚至更进一步的“肌肉记忆”。这类认知都是自然而然生出的。它们不需要刻意琢磨,很大程度上我们也无法控制。而另一种知识,则更加“刻意”,以大量科学文化知识为代表,需要特定的记忆、联想、推理才能得到。道德大概属于第一类认知,也是王阳明多数时候强调的“知”。
“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他又进一步阐述,而这种“良知”,有人投射到生活中没有丝毫自身欲望阻碍,可以“充塞流行”于内心,“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而常人无法完全摆脱自身欲望的阻碍,所以需要“格物之功”,用研究和实践来训练自己的认知和内心,“胜私复理”。
005中有三层境界,这里的良知“充塞流行”,自然对应“生知安行”。但“有私-格物”对应的是哪一层呢?我认为是“学知利行”。因为005中王阳明是在论述不应格物时引用的《中庸》中的三层境界。上境之人“格物”不会有差错,而下境之人“格物”难有结果。因此这里通过“格物”来增加自身境界的人,必然只能是中境的“学知利行”之人。且“学知”与“格物”也类似,都是通过外物来促进自身的认知。
可见,下境之人,只能埋头听话,等待积累;中境之人可以通过“格物”来限制私欲,复归大道;而上境之人,其实做什么都无所谓的,这更像是一个理想形态,圣人自然不需要再学什么,即使要学,也非常人言语能教导的。
总结,王阳明此节提到的“知”,是与内心融为一体的认知,而与一般所说“经验知识”不同。他提到的需要“格物致知”之人,大抵是“学知利行”的中层境界之人,而上下境之人不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