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特辑芳草集谈天说地

蒋捷流亡过吴江,感慨听雨诉年轮|宋词佳作欣赏(60)

2023-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峡孬张
蒋捷画像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代词坛上独具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

【一剪梅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

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

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

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注】吴江:今属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浇:浸灌,消除。帘招:指酒旗。秋娘渡:指吴江渡。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称善歌貌美之歌伎者。又称杜仲阳,为唐德宗时镇海军节度史李侍女。渡:一本作“度”。桥:一本作“娇”。萧萧:象声,雨声。银字笙:管乐器的一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

这是一首离乱颠簸的流亡心歌。公元1276年春,元军破临安后,词人便被迫流浪。途中舟行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时,为表达思乡之情、亡国国之痛写下了这首词。

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强烈地对照着,从其声韵中,闻者似可听到夹杂着风声雨声的心底呜咽声。

【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虞美人:词牌,唐教坊曲。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断雁:失群孤雁僧庐:僧寺,僧舍。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无情:无动于衷。一任:听凭。

这首词,词人以一生遭遇作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暮年寄居僧庐听雨。“一任”,表达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切之痛苦,虽身在僧庐,亦无法真正与世隔绝、忘怀人生。

一生三阶段,虽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吟这首痛彻心扉的词曲,谁能无动于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