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走过玉泉路
家住玉泉路,这一住就是十五年,对门前这条马路的熟悉,像极了一句爱情的俚语,“摸着老婆的手,就像左手摸右手”。
记不清是去年的什么时候,一个网名叫下雨鸟的兄弟伙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东山南巷》。好家伙,那龙门阵摆得个声情并茂、活色生香,把一条百十米长的小街,聊得通透彻底,像是自家小花园一样。还有一次,我们俩一起喝酒,他给我玄摆,说儿子在东山南巷吃饭,随便哪家馆子,吃完说一声,我爸来结账,站起来就可以走。当时我就在自言窃语,这哥们幸好没住在我们玉泉路,他若在,定要写一部电视连续剧出来。
某个周末的早晨,按例早起,去东湖山公园走一圈。那是一个春雨初润的晨曦,玉泉路街边的花香溅着鸟语,那一街婉转的合唱,吹开一个睡意朦胧的清晨。和春风一路前行,有一首小诗《鸟鸣玉泉路》生长在朋友圈。一位久别的朋友留言:“玉泉路真好,有榕树和绽放的樱花,东头是山,西头是湖,好极了!”
这句温暖的留言,深深地击碎了我的浅薄诗意。人在城桓,与这条路朝夕相伴,脚步声声是我们的聊天方式。也许,从未真正静下来,细细品读脚下这个老伙计,曼转它的愁思,轻抚它的额头。
一条城市的街道,是人的思想赋予它灵魂。按照德阳给街道命名的习惯,南北走向为山,东西走向为水。这条街道竟冠名以泉,是因为在城市发展之前,这一块区域是玉泉村,以泉中之水命名却也毫无违和感。
我曾用一个晨练的时间,完整地慢读这条路,确实读到了很多有趣的地方。这条东西走向的街道,起于旌湖边与峨眉山北路交会的丁字路口,街边的南面很宽敞,据说当年曾规划了一条城市轨道交通车,连接河对岸的石刻公园与东湖山公园,留下了10多米宽的绿化带。南边的门牌号是双号,能看到的起点号是4号,2号的位置犹在,显然被装修了。北方的街边略显狭窄,在最近的一次道路扩展中,街边的盲道是断断续续的。北边起点门牌号是37号,1号至35号不见踪影,就在37号门牌的旁边,挂着一块金光闪闪的牌子,四川冶金干休所。这里就是德阳冶金轴承厂旧址,一大片的荒地上,还有两幢红砖红瓦的车间房挺立,凌乱的杂草述说着曾经的辉煌。
玉泉路的街道两边,机关、学校、医院、企业渐次铺开,每一段围墙里都有历史,每一个门牌号下都有故事。街道两旁,商业不算红火,但也不算萧条。有排队就医的诊所,吃饭打涌堂的饭店;有热气腾腾的茶馆,人来人往的超市;有安静的咖啡厅,嘈杂的铝合金门店。还有,经常换老板的二手房介,经常关闭大门的按摩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规律,经常在门面转让的,还就一直是那几个门面。
玉泉路街边两边,有城市绿化栽种下的榕树、桂树、桃树、樱花等等花果树木,一年四季都是花果香醇。最爱是阳春三月,街道两旁桃花和樱花迎风起舞;四月来临,樱桃就红了,围墙边的蔷薇也开得花团锦簇;到了九月,几根高大的桂花树,香飘几条街;到了年底,花围里的海棠花又与红梅凌霜比艳。
街道两旁的树上,那是鸟儿们的天堂。悠扬婉转的画眉经常对着楼房的窗台吹口哨,与笼中的鸟儿一起合奏;杜鹃总是站在树梢之最稠密处,唱着凄厉的哀歌;斑鸠喜欢躲在树上不动声色,一个亮翅就飞到地面觅食;燕子们最爱绕树飞翔,累了就到枝桠上歇脚。还有布谷、黄莺、麻雀、青鸟,还有很多不知名字的山村小鸟,在玉泉路上安了家。每个清晨到黄昏,鸟语从未停歇,就像此时的窗外,也是一片欢歌。
玉泉路的东头,就是我们这个城市的绿肺——东湖山公园。进公园大门,就能看见德阳著名的雕塑《月上东山》,洁白无瑕的仙子托一轮弯月,深情地凝望着这个城市。山上的东湖山水库,是城市的备用水源,环湖的林荫步道,是满城健身者的天堂。
玉泉路就是一条很普通的城市街道,车来车往,人潮如流,从不停歇。停下来只有街边的风景,以及每个人们看风景的心情,这是一个很老套的引喻。
见图 玉泉的路 路边的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