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仪器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研究目的: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2002 年试行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进行组织推广,在试行中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总结各地试行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定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从 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2002 年试行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进行组织推广,在试行中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总结各地试行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定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从 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5 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我国学生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低血红蛋白等常见病检出率继续下降,握力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水平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等问题令人担忧,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标准》的颁布实施,突显了体质健康水平、发展规律及对策研究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也改变了高校以往的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对体育教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大群体测试仪器的应用,不仅加快了体质测评的速度,更是体质监测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1目前中小学大群体测试仪器的应用基本状况
目前各中小学的仪器使用情况各不相同,以中山市古镇各中小学为例,有的学校单纯进行各项素质的考核测试,以赛代练,而上报的成绩与学生期末体育考核成绩无关。有点学校保留各项素质测试成绩,并按照一定比例纳入学期末的体育考核成绩。而有的学校则直接作为学期末的成绩并进行上报。由于各种方法差别较大,因而对于测试仪器的使用率而不相同,对项目教学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但无论何种方式,都十分重视学生的 体质健康调差工作,支持国家对学生体质对监测工作。
是否把测试成绩计算到学期总成绩里去,各中心小学由于出发点不同,要求也不相同。如果测试成绩与学期末考核成绩无关系,虽然对教学影响不大,但学生不重视,但如果把测试成绩作为学期考试成绩的唯一凭据,则对教学有一定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学校其他项目教学的开展。
1.2仪器使用中存在的 问题
1.2.1测试仪器使用率不高。
某些学校存在仪器是率不高,只是买仪器购入后,学期末测试一次,便基本不用。有些学校大课间测试时还采用的是人工操作。另一些学校只为完成任务而进行测试,这与要求不符,造成的数据也不准确,还有对学生的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也不讲解不足,造成数据不准确。体育教师一头热,班主任严格要求,但是学生迟迟进入不了状态,尤其是测试成绩不佳的学校,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1.2.2缺乏全面规划和网格管理
相当一些中小学没有相对稳定的管理、执行、后勤保障、测试维护、录入、监督人员组成。因此很难有完成的计划部署,如思想动员,计划协调,执行监管,横向评比工作,整体执行上很难做到顺顺利利万无一失。
1.2.3使用时间问题
在学期末进行测试工作,而大部分时间里仪器闲置,造成了仪器使用率较低。 由于大集体测试仪器在大课间集中应用是时间受限,因此学生的训练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但如果体质测评时间一般放在学期末课堂时间直接测试,这样学生会因准备不足而影响到成绩,部分女生因身体原因成绩影响会更大。
2研究过程
2.1研究对象
中山市某小学5年级某班学生54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20人
2.2研究方法
测量该班54人初始1分钟跳绳成绩。 利用硕尔达只能公共跳绳测试仪器,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为期2周。每周3次跳绳课的训练教学,实验结束后,再进行1分钟跳绳成绩测试。收集前后两次的测试成绩。录入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2.3实验过程
体育老师课前安排班级体育委员领取跳绳主手柄PU箱子、副手柄塑料筐、路由器辅助设备包等到指定上课地点。班级体育委员安排同学按对应号码领取跳绳主手柄,副手柄可随意领取。同学们自行穿好钢丝绳、调整好绳子长度。
把路由器连接上网络。体育老师开启大课间跳绳课模式进行测试。体育老师按提示,选择开课模式、上课班级、用手机微信搜索“心动家数宇体育课堂”小程选择公用跳绳、选择设备箱号序,授权登录后点击实时课堂,选择对应开课模式、班级以及所使用的设备类型后点击开启实时课堂即可。
体育老师可点击“设备匹配表”查看学生名单和各自对应的编号,确认没有误领设备后,即可点击“开始上课”。学生手动连续点击跳绳按钮5下清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一分钟倒计时跳。一分钟结束时跳绳主手柄会有振动提示,学生停止跳绳并保持跳绳不转动30秒让数据上传,体育老师手机会自动显示全班同学跳绳成绩统计分析。
2.4研究方法
采用配对分析法、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3结果与分析
4建议:
4.1将仪器使用方法落实到以班级为单位的小群体,组织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以及班级骨干学生。以便于体育老师将仪器使用到日常体育课的授课中。这样既能加大仪器使用效率,又能降低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负担,学生也能物尽其用,提高训练效率。
4.2由于学生对测试较重视,测试成绩会有很大提高,但从另一方面讲,测试成绩与真实的数据有一定偏差,带有一定的暂时性。但如果对测试成绩的评定要求不同,是否把测试成绩计算到学期总成绩里去决定了学生的重视程度,因此建议统一要求,做到合理分配百分比,不影响学校的其他专项项目训练。建议体侧成绩与最终体育期末成绩百分比30%~40%为宜。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重视体能测试项目的训练,又不会影响其他专项技能教学的正常授课安排。
4.3.寻求实现开放测试模式。全校学生随时可进行体能项目测试,可使他们对自己的训练状况随时了解,以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锻炼激情,促使学生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终身锻炼身体的行为。固定时间开放形式在方便测试仪器为学生、教职工的同时,也能提高测试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