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后门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2期“门”专题活动。
他名叫辛学文,可能是他父母希望他能学有所成,通过读书来跳出农门吧。
辛学文自小开始,便很乖巧懂事。父亲在外跑车,母亲在家务农,那时候忙啊,他家有7口人的田地,母亲常常在地里忙碌,顾不上按时回来做饭。辛学文8岁时,就开始学着炒菜了,由于个子矮,他就搬了小方凳放炉灶旁,踩在凳子上挥锅铲。
辛学文小学时读书很认真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镇上的初中,一家人欢欢喜喜,指望着他能中考脱颖而出,跳出农门。
他不负家人所望,在初三毕业时,中考分数达到了中专分数线,而全县达到这个分数线的,却有6人,从中只能取1人,农家子弟的辛学文,自然与中专学校无缘,而去了重点高中。按说考取了重点高中也不错,可辛学文却因中考未能如愿,而在高中学习时心情低落,没有专心读书,以至于成绩不理想,很难高考得中。
辛学文母亲听说有委培的名额,她便四处打听,找到了学校校长,将自己辛苦积攒下来的500元钱,递给了校长,再三恳求他只要辛学文的高考分数达到了委培线,千万留一个名额给辛学文。校长不禁辛学文母亲的纠缠,便收下钱,答应了委培名额的事。
但可惜,那年辛学文考得很不好,连委培分数线都没达到,而校长,也将其母亲送给他的500元钱还给了她。
经此一事,辛学文总算把心放在了学习上,他选择了复读,专心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高考分数终于达到了委培分数线,他考取了农校,从此跳出农门,吃公家饭,圆了全家人的心愿。
两年之后,辛学文农校毕业了,分配在某镇政府,先要在企业上呆一年,一年之后再回政府上班。在企业上锻炼了一年后,为把孙学文分到一个好点的部门,他母亲想方设法寻求帮助,她偶然得知镇上书记的夫人竟然是辛学文外婆的干女儿。当年,这女子拒绝家里为她订的亲事逃到了辛学文外婆家,并拜了他外婆为干娘,在他外婆家生活,直到后来家里取消了亲事,同意女儿自主的婚事,而这个女子的男人后来便成了如今的书记。
凭着这层关系,辛学文母亲与他外婆,带了些土产,找到了书记家,希望书记夫人能劝书记帮忙把辛学文安排到镇里一个好部门,经书记夫人吹枕边风,辛学文在镇上企业锻炼了一年之后,便被分配到当时极吃香的土地办。
数年后,尽管辛学文工作努力,但仍是一般干部,介于当时社会风气,他也想剑走偏锋,去领导家走动走动。于是,在一个北风凛冽的冬夜,他与妻子携带着装了借来的一万块钱的信封,准备送给镇政府新来的书记,却不曾想这位书记将信封还给辛学文,并告诉他政府决不会亏待一位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
此后辛学文便不作他想,一门心思努力工作,深得领导的赏识。守得云开见月明,一位调去开发区的领导,很喜欢辛学文的工作态度,把辛学文也调过去。从此,辛学文因工作踏实能干,一而再地被提拔重用,他由一个无任何家庭背景的农村娃,成长为一个因努力工作而为群众所爱戴的科级干部。
多年以后的辛学文,回想起当年走后门的前因后果,不禁哑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