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散文哲思

关于孩子使用效率本的一些分享

2020-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朵拉_躲啦

大约是在我们学习时间管理线下课不久,2019年初孩子刚上中学第一学期,恰好自主招生被录进了较好的民办校,但大人孩子都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家长对应试教育的评估也远远不够。课业学科骤增,薄弱科目一下出来,兴趣爱好是顾不上了,小学阶段全在快乐教育素质教育,没有幼升小也没有小升初的过渡和衔接,玩是玩够了,各种体验,一下子陷入混乱,时间是个模糊的存在,不多的作业也得忙乎到半夜,加上焦虑上来赶紧开始安排上课外班等等,时间成了比那年一直涨价的猪肉还贵的资源,孩子慌乱大人焦急,节奏全无。老母亲我自己一直有用笔记本的习惯,只是以前的记录没有那么讲究,那时候也不知道围绕八大关注这些的。交代完这些背景,今天稍微整理了一下,最近刚好几个小伙伴私下在问关于这个事,就写一个文字分享。

1、介入契机:在我们开始1.0践行期间,尝试与孩子他沟通,能不能在老师要求的抄作业本的基础上做一些升级,让你自己对时间有更清晰的了解,课内课外的内容都能一目了然的放进去,提高效率慢慢改善现状。

2、本子的选择:那段时间刚好我也在更换本子,一直在找有什么样可以更好的记录,然后就找到了一种啊,就是下面这种,这个我自己也用了半年。在本子的选择上,建议选轻薄的,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很有成就感,大概三四个月或者更短时间们就能写完一本,累积在那里好几本呢,觉得自己很棒。本子应该是不拘泥的,主要还是根据各自的情况找到一个提高效率的办法。(今年本子用完想给ta换更多功能的,ta不愿意,看来是习惯了这款)

3、具体使用心得分享:

(1)让娃跟我们一起探讨,让ta积极参与到其中来,自己去想去规划,家长做一些引领;

(2)在自己选用的本子上,划分出四大模块。一个模块是充当孩子的抄作业本,记录校内作业分点分科记录好。孩子的时间分布分配比较单一,不可能像我们一样啊,几点几点在做什么,a4纸工作法这种不太可行,所以不要管时间刻度。第二个模块可以是校外课外班作业(比如周六的课外班固定周二晚完成作业),第三模块可以是微习惯,每天做的事(比如天天练,读小i这些);最后一个模块可以是机动备忘,比如说什么事情明天去问老师,或者什么资料要记得找谁要。

(3)边用边调整优化,从单纯记录,到让ta计划每项用多长时间配合计时器,看出入有多少。最终的目标就是你很清楚每天这些常规的作业要用多久时间。

她还知道画出青蛙了

(4)当然做掉一项就让它划掉,用荧光笔划掉,如果没有做完,建议再抄到第2天,或者他倒回去复盘的时候也很清晰。

当然我们家长的想法都是比较理想的,孩子有时候也会懈怠,有时候也会忘了写,还有一些作业已约定俗成有时候也不爱写,但终究来是一个习惯养成的细水长流吧,做到现在,孩子用了大概四五百天吧,到现在每天起来第一个动作会是先写效率本,除了今天校内作业之外,其他都能先写上,在他自己认为有一些重要的节点的时候,他会特别重视说,妈妈我要把这个时间规划一下效率本写一下,或者有时候会说,妈妈我们一起制定一下,你看你给我提点意见。

最后说一点,我们与孩子一起探索与培养习惯,益处肯定是显而易见,愿意就多说点,不愿意就少说点进度慢一点,也不是做了这些习惯就一定成绩很好这些心态,不要变成强加给孩子的枷锁,本着平常心来做,这也是一个长期主义,好习惯的益处可以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最后感谢土儿宝宝的配合,这些付出是有带来明显的收获和进步的。分享给弟弟妹妹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