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迁就文盲,全世界都要让路。

2016年,国家语委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表示很多字词的拼音也许有改动。








除了这些,还有——
“说客”的“说”原来读“shuì”,但现在规定读“shuō”,另外还有说(shuō)服;
“粳米”的“粳”原来读“jīng”,但现在要读“gěng”;
橙,统读 chéng,取消 chén(橙子);
从,统读 cóng,取消 cōng(从容);
脊,统读 jǐ,取消 jí(脊梁);
迹,统读 jì,取消 jī(事迹);
绩,统读 jì,取消 jī(成绩);
框,统读 kuàng,取消 kuāng(门框);
拎,统读 līn,取消 līng(拎东西);
澎,统读 péng,取消 pēng(澎湃);
绕,统读 rào,取消 ráo(回绕);
往,统读 wǎng,取消 wàng(往前走);
寻,统读 xún,取消 xín(寻思);
荫,统读 yìn,取消 yīn;
咱,统读 zán,取消 zá(咱们);
作,在“作坊、洗衣作、豆腐作、小器作”中读 zuō,其他场合都读 zuò,即取消 zuó(作料)和部分词语中的 zuō(作弄、作揖、作死、自作自受)。
除了这些词汇,还有一些诗句里的字音也拟改动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01教委部回应: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事情经过是这样 :
1
2016年,国家语委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表示很多字词的拼音也许有改动。
2
2019年2月18日 「中国播音主持网」微博标题“注意!别再读错了,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称以上字词已修改。
3
2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字词已修改,表示心疼学配音和学播音的宝宝们。「中央气象台」微博表示已经懵圈。
4
2月19日,《咬文嚼字》主编回应该读音:别急,不是正式稿。他同意改读音应当少数服从多数,读音是约定俗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
5
网络爆炸,网友反对改音声音居多,表示上了假学,书已白读。
6
2月20日,教委部有关部门回应,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正确答案可能在2019年由教育部正是公布。
7
近日,网友纷纷上传小学语文书和现代字典最新版本,涉及部分字词已经修改为错音。
好消息:还没改。
坏消息:如果不发声,改的可能性很大。
02|迁就文盲,将错就错,我们怎么教孩子?
小学语文老师敲黑板,强调多音字读音,并做解释的样子历历在目。小时候坐公交车,爸爸指着窗外招牌上的字经常提问我读音,爸爸说汉字不能看表面,哪边大念哪边,都有很深远的含义的,不认识的字要经常查字典。读错了几次,我就认识到念错字的重要性,一直对文字读音颇为重视。
如今大儿子五年级,语文在拼音生字生词上极少错误,我想和我对待文字认真程度有关。
所以,不会,就学,博大精深,才有中国文字魅力。儿子几个英语外教,提起中文都大喊:中文太难啦!儿子每每都有点得意,卖弄的纠正外国人发音,并用英文尝试解释词义区别。
03请尊重古人智慧笔墨
千百年传诵的诗词,老祖宗好不容易平仄押韵,我们真的没权利破坏,应当存敬畏之心!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火爆程度,可以看出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小朋友们,已经很努力的在学习,在传承。
我2岁半的小儿子都可以背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请领导撤销顾虑。
看到新闻,第一时间也和上五年的的大儿子确认背诵这几句诗词读音,全部读对!他问妈妈怎么了?我说:没事,儿子你很棒!
04既然“征求意见稿”,请认真征求我们的意见!
教育部各有关部门口谕,各新闻媒体刷屏一致口径:不是确定稿,网络散布妖言惑众!还是要考虑大说数人的意见!
可是某些地区的小学语文课本已经改了,麻烦查下怎么就没接到通知就改了呢?
某版本字典也已修改完毕,是征求了谁的意见呢?
都已经涉及到某些地区孩子的教科书教育了,我们能不急嘛?
既然“征求意见稿”,麻烦就真的征求下大多数人的意见:
“我们不同意”!
(微博上有全部资料,我就不转发了,背诗词去了)
手机上消失个“咪蒙”挺好,清静清静心❤️
但错改传统文化,我们就会失心❤️
不同意改音,请转发❤️
关注我|我会持续写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