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丽莲·伏尼契
最凶的武器莫过于讽刺。
一个爱尔兰人描写了一位从南美洲回来的英国人帮助意大利人反抗奥地利人的故事被我这个中国人看完了,民族关系有点混乱。
《平凡的世界》中推荐了《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推荐了《牛虻》。作品中的互相安利,最容易引起我的关注。
看完书后百度了时代背景,牛虻所处的年代大约是1830~1850年之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时期,拿破仑战败后的维也纳会议已成定局,意大利的斗争迸发出燎原之势,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在脑海中逐步形成概念。对意大利的历史一点不熟悉的我,决定抽时间补一下意大利史。
这本书最初是做为引导人民反抗的红色作品进入我国,但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代,对革命情感的代入感并不强烈,反而越看越觉得像是情感小说。
首先主人公亚瑟,一个长相帅气的富二代,有青梅竹马的小女友琼玛,有精神支柱蒙泰里尼,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这样天选之子的开局自带光芒万丈。于是情绪对冲,很快便看到亚瑟的黯淡人生开始了:母亲去世崩溃了内心,被嫂子排挤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在外面小青梅因为误会打了他一巴掌失去了爱情的庇护,精神上的支柱蒙泰里尼是自己的亲生父亲,神父的伟岸竟是讽刺的骗局。此时此刻是不是很像《继承者们》中的长腿欧巴金叹——金叹化身“城市猎人”回来复仇了,亚瑟也成了牛虻回来反抗了。
当然光光是《继承者们》的设定,冲击力还是不够,接下来咱们要过度到另外一部经典作品《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中少林方丈玄慈的儿子竟然是身边的小和尚虚竹。《牛虻》中红衣主教蒙泰里尼的儿子竟然是身边的教子亚瑟。《牛虻》此时成了意大利版《天龙八部》。在这里,虚竹和亚瑟都遭遇了信仰崩塌的人间惨剧。最破碎的信仰,最荒凉的心房,最凄凉的情感,所有一切都令牛虻悒郁。
不止是《天龙八部》,剧情安排上接近《回家的诱惑》。
《回家的诱惑》讲述的是一位都市妻子经受家庭苦难、婚姻危机、生命危险,到重获新生、决意复仇、气质转换、杀回老家。《牛虻》中则是一位都市富二代经受家庭苦难、情感危机、生活危机,到重获新生、决意斗争、气质转换、杀回意大利。人生是一个庞大而孤独的迷宫,只有自己能找到冲击的方向。
当《继承者们》《天龙八部》《回家的诱惑》的画面穿插在《牛虻》中,谁能按照红色小说来阅读?
爱情上:牛虻给琼玛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记得你小时候还是个很难看的小丫头,穿着方格花布罩衫,围着拼拼凑凑的围嘴儿,还扎着一条小辫子拖在背后,那时候我就爱你,现在我仍然爱你。——心有戚戚,表面上有佳人相伴,腰缠万贯,实则时时刻刻处于压抑中;更令人绝望的是,面对琼玛,牛虻只能专心扮演同志的角色,很多话永远不能当面说出口。
亲情上:牛虻在监狱中则和父亲说:在我和上帝这两者之间,你究竟最爱谁,你有选择的自由。如果你最爱上帝,你就选择他好了。——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我和你妈妈掉水里了你先救谁”的意大利版。
这两句几乎囊括了所有剧情,牛虻所做的一切只是因为孤独和倦怠,无法独自背负的承重压力。同父亲之间因不容于俗世的而无法直接表达的情感和同琼玛之间因为误会而永远无法说出口的爱。人类进化后,还只是被爱就会开心的小动物,看不见外来的爱,自己也不能表达,那就只能在沉默中消亡。
搜索了一下翻拍的影视作品,果然只有苏联会去拍摄这样一部带有红色内核的作品。1955年拍摄的电影版,删减了大量剧情,使得人物在小说中澎湃的情感没有很好的空间表现出来;人物大量减少,对牛虻产生重要影响的吉普赛女郎绮达等重要角色都没有了戏份。牛虻和琼玛在演员选择上倒比较贴合原作,颜值都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