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姚鼐的一首春耕诗,道尽千年风物,清新雅丽,意趣横生
2021-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少年负剑振八荒
文/遇见国风
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姚鼐(nài),字梦谷,清代著名散文家,乾隆年间进士,安徽桐城人,他的书斋名为“惜抱轩”,因此姚鼐也被世人称为“惜抱先生”。他主张写文要“雅致简洁”,反对无用的“冗辞”,他的一首春耕诗《山行》,短短二十八字,道尽千年风物,清新雅丽,意趣横生。
山行
布谷飞飞劝早耕,
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
一带山田放水声。
“舂锄”指的是“白鹭”,在水中觅食时它的头一起一落,和农民舂米、锄地的样子神似,故名“舂锄”。姚鼐在诗中通过四个乡村中常见的朴素画面:布谷飞飞、舂锄扑扑、千层石路以及山田水声,描绘出了静谧祥和的唯美春耕图景,而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也留在了读者的心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85919/41f115ad5acc9705.png)
也许在我们如今的现代化社会再也很难体会到这种意趣了,但对于今人而言,只要还保留着对于跨越千年历史深处农耕文明的敬意,对它还有深切的守望和回眸,山行所见,拾掇起来也未尝不能有一番诗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85919/60e15d96807abef6.png)
另外,姚鼐的诗风颇受其伯父姚范的影响,姚范同题诗也很值得品味:
山行(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
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
一路斜阳听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