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拼了命,也没能摆脱原生阶层
2018-07-13 本文已影响64人
一容君
一天,妹妹发来链接。
郑琼拍摄的纪录片《出路》六年跟拍,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不同阶层的人如何寻找自己的出路,视角具有代表性而且真实。
拍摄开始时的三个主角情况
12岁的农村女孩马美娟才上小学二年级,山沟沟生活艰辛,家里人是典型的靠土地讨生活的农民,她的梦想是长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学;
19岁小镇青年徐佳,父母都是典型的农民工,拼尽所有也要让孩子考上大学。后来父亲去世,作为全家的希望,第三次复读;高考就是他的出路。
17岁北京女孩袁晗,从美院附中辍学,每天为如何打发大把的时间而发愁,她说没想过以后会在哪个阶层生活,反正不会饿死,没有人会饿死的。
三年后
15岁的马美娟已经辍学在家,也没有出去打工,她的体型状态都不一样了。她有很多憧憬,但也有很多限制。她的父亲说女孩以后都是别人家的人,读了也没有用,以后她也是要依靠老公生活的。这就是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这就是他的出路。
上大四的徐佳,找工作找的很辛苦,他为了父亲的遗愿考上大学,为了给妈妈一个好的生活要找工作,为了他人而活着。
去了德国的袁晗,她一直都在对付“无聊”这个敌人,也会接一些活,会回国内实习,了解一些情况。
最后一次
马美娟已经嫁给她的表哥,新生命马上就要诞生;
徐佳找到工作后就结婚了;
袁晗在国内开了公司。
我们对号入座之后觉得我们就像徐佳,来自小镇,通过高考,大学毕业找工作,结婚定居在某个城市,为了站稳脚跟每天奔波。
我知道社会是不公平的,但我想着通过自己这一代的努力,我们的孩子能够过上像袁晗那样的生活。
徐佳的下一代会成为袁晗,那袁晗的下一代将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不知道,从这个角度来说,差距永远存在。对于马美娟和徐佳而言,原生阶层的的差距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