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数学
最近一位朋友被爱情击中,有闪婚的冲动,我作为娘家人,为她高兴之余,也不能免俗地加入了劝她自我保护慎重观察的大军…
总以为自己是爱情至上的人,居然也在苦口婆心地劝人务实,蝶粉蜂黄毫无防备地被现实泼了卸妆油,吓自己一跳。
人有时,既有现实层面的需求,又不屑为其讨价还价,惧怕与人性正面交锋,便把所有世俗的欲望推诿给“诚意”二字。这个不沾烟火的主观词汇,有着最现实的论证逻辑。刨根问底未免不矜持,但不老实交代就是没诚意;索要是不体面,不给就是没诚意;探询仍是假慷慨,不跪求接受的都算没诚意。。。对诚意的种种探究最终都扎根在土里。。。
朋友很苦恼:“以前,他送我一束花,我觉得开心,给我讲一番道理,我感到受用。跟他在一起时刻觉得自己在变成更好更快乐的人。”可自从亲人朋友细枝末节地换算男子“诚意”,她也开始在迷惑了:“既然情深意重,为何就不能贵重些?”
突然意识到大错特错,我们在把更高级的情感满足拽至温饱线考量。鲜花可以在瓶里绚烂一时,也可以在土里冬流到夏,甚至做成干花永垂不朽也是种选择。子非花,焉知花之乐?
更何况我们有什么资格对别人的爱情甚至婚姻指手画脚?即使拥有完美婚姻的人也没法为世人提供标准模板,情感这种东西,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点点滴滴,汇聚成河成海,外人能见的不过是偶尔泛起的几朵白浪。
婚姻是什么?一千个人眼中能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里都有几种自相矛盾的定义在轮流坐庄吧?人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有些坟墓充其量只称得上是爱情的衣冠冢,里面根本就尸骨无存。能单纯因为爱情走入婚姻也算一种弥足珍贵吧?无愧于心爱一次,即使错,也比错过好吧?
《小王子》里有这样一段:
大人热爱数字。如果你跟他们说你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重要的事情。他们从来不会说:“他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他最喜欢什么游戏?他收集蝴蝶吗?”他们会问:“他多少岁?有多少个兄弟?他有多重?他父亲赚多少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他们了解了他。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座漂亮红砖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天竺葵,屋顶有许多鸽子……”那他们想象不出这座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你必须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
成长有时候不可避免,但不要因为学了数学,就把所有的东西都拿来计算。你让数学不好的人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