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建一家三代人的奶业传奇
我们王大建一家三代先后同在在北京南郊农场国营亦庄牛场从事奶牛养殖场工作,共同为北京奶业发展做出贡献。
我二爷爷是新中国第一代养奶牛人,我二爷爷最早在北京南郊德茂牛场当挤奶工,后来56年亦庄牛场建场他就又被分配亦庄牛场工作。1958年早春16岁的我大伯父和14岁的我父亲,小哥俩从河北保定唐县老家坐火车来北京人民机械厂应聘学徒工,来到北京人民机械厂后,人民机械厂告诉他们说他们来晚了,学徒工已经招满了。于是在人民机械厂当工人的我小爷爷给在南郊亦庄牛场的我二爷爷打电话,我二爷爷在电话说:现在南郊农场亦庄牛场刚刚建场需要工人,你们兄弟俩如果不怕脏不怕辛苦就来南郊农场亦庄牛场跟我一起养奶牛吧?就这样我大伯父和我父亲就在南郊农场亦庄牛场投身奶牛养殖业,我父亲当年十四岁。奶牛养殖工作一干就是六十多年。有一次我父亲跟我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六十年代有一年北京出现牛奶短缺,全北京市买不到鲜奶。说有妇女抱着孩子到北京市委找市长反映孩子买不到牛奶的问题。后来当时北京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是万里,万里副市长把全市的牛场的组长全部请到人民大会堂开会给大家鼓劲,会后请大家在北京饭店吃宴会大鱼大肉让大家随便吃,大家的干劲一下子就起来了第二年北京牛奶短缺的问题就解决了。我问您去了吗?我父亲说:他说当时他就是亦庄牛场一个车间的组长(车间主任),到现在他为当年能去参加这个大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后来我父亲经过不懈努力当上亦庄牛场兽医,配种员,资料员,后牛队队长,副场长,二十八岁就担国营奶牛场场长的职务。谱写一曲六十多年奶业艰苦奋斗牛人传奇!
1999年我父亲带着我和我弟,艰苦创业,在通州马驹桥镇建立北京吉祥家庭牧场,从最初的五头小育成奶牛开始,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发展到今天,一个近三百头奶牛的奶牛场,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相当高的现代化家庭牧场。
因为奶牛养殖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奶牛场搬离北京。估计不久以后我们吉祥家庭牧场也可能要搬出北京了。也不知道我们王大建一家人的奶牛养殖事业和三代人的奶业传奇是不是能够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