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乐观与悲观
五年前曾经思考过乐观和悲观的问题
同样的例子解释悲观与乐观:
同样是半杯水,乐观者会说杯里还有半杯水,悲观者会叹息杯里已失去了半杯水。
现在,我们改变下场景,来大概分析下这个问题:
在图中,“假如现在还剩半瓶水”,这个是当前事件的一个状态,面对这个状态,我们会面临两种选择:
1、明天基本不可能停水的,想那么多没什么用,因此不做任何事情,这是一种乐观的想法。
2、明天有一定的概率停水,比如可能修管道之类的或者各种突发事情,为了应对这种突发事情,应该准备好假如停水时需要的用水,比如准备一天吧,毕竟一年里面可能总有一天会断水修理之类的,这是一种悲观的想法。
“不做任何事情”没什么分析的,现在分析下“储存了两瓶水”,也是两种选择:
1、反正已经准备好一天的水了,到时就算停水了也够用,不用想太多,因此不做任何事情,这是一种乐观的想法。
2、虽然已经准备好了停水一天的水,那么万一真的出现一些比较大的意外(概率越来越低)怎么办?比如水管遭遇比较大的损害,需要几天修复,所以应该准备更多(三天)的水。这是一种悲观的想法。
“储存了三天的水(六瓶)”之后,继续类推,可能就是“控制每天饮水量”,实际上越往后,发生的概率越低,可能有些事情一辈子也不会遇到。
因此,可以尝试这样归纳乐观和悲观:
乐观:事件发生的概率很低,或者即使发生了,也有一个补偿性的方案。因为发生概率很低,所以选择“无为”。比如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吃饭虽然不排除有噎死的可能,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再吃饭,而是应该教授每个人急救措施,还有完善急救体系,一旦发生有人噎着有生命危险,通过救护的方式能解决这个问题。
悲观:事件发生的概率高,或者一旦发生,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所以尽一切努力避免发生。比如医疗就需要各自悲观的思想,不能容许有一点差错,一点的差错可能就是一条生命,无法补偿性解决。
儒家思想倾向于一定的悲观性,儒家思想“有”思想,大自然以及未来的事都是可以预测和感知的,都是可控的,例如荀子的人定胜天。因此儒家会对未来产生很大的兴趣,希望可以通过人的思想预测未来,但人预测未来必然导致悲观,因为人生来就是会面对生老病死这类很悲观的问题。儒家就希望通过这种预测未来的悲观来推动大家为未来做准备。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质也是一种悲观思维,认为人的安乐会最终导致灾难,所以需要“忧患意识”不断提醒自己,保持警觉性,但人每天都保持忧患意识,实际上需要付出很大的资源,每天都想着如何防止让自己走向衰亡,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当前需要做的事了。“人无远虑,必有进忧”,因为无法获取当前的安全感,所以只好通过思考未来获取安全感,实际上也是一种防的悲观思维,需要通过远虑,去减少未来遇到的近忧,但同样的问题也是,这样你似乎把未来的问题解决,但当前的问题留在了未来。
而道家思想则倾向于乐观性,道家思想是一种“无”思想,道家认为人并不能全面认识和预测未来和世界,或者说认识到的都是“盲人摸象”式的。所以也无法提前为未来做好准备,最好的办法就是乐观面对,顺道而行,无为而治。既然无法反抗,何不好好享受,活在当下,做好当前的每一件事?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走千里路,不是天天思考如何面对这一千里会遇到哪些困难,而是先要买双好的鞋子,然后需要的是用脚去走,而不是用头脑去想。
曾听过一句话:“人最好六成乐观四成悲观,过于乐观摔死,过于悲观郁闷而死。”,人需要乐观和悲观,但其实乐观更重要。你需要的不是天天考虑自己如何失败,而是做当前你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