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论语|为一座城,留一句话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孔子《论语·子路》
子贡问孔子:“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呢?”孔子说:“对于自己的行为有羞耻之心,高度的自律约束自己,无论做什么任务都不辜负君主的托付,这就可以称作‘士’了。”子贡说:“那次一等的人是怎么样的?”孔子说:“家族的人称赞他很孝顺,乡里的人称赞他很友爱。”子贡说:“那再次一等的人是怎么样的?”孔子说:“说话一定要诚信的,做事一定是坚定果断的,这虽是耿直固执的小人,但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人了。”子贡说:“当今执政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唉!一帮心胸狭小的家伙,算得了什么呢!”
昨天讲的一流的人才懂得自我反省,最后能够办成为国争光的大事。那么比这个稍微不如一点的就是在地方上得到人民的认可,得到家族的认可。这也算是一类人才,就是说能够造福一方百姓。一流的人才如张居正一类的,二流的那种能够得到家族和乡党认可的如清官海瑞一类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大,但是也能给地方的百姓带来一定的恩惠和福利。我觉得在一个国家什么人才都是需要的!
人有很多的认知局限,就像为什么有些公司只能是地方性的企业,有些却能成为国际上的大企业,成为世界500强。这就好比孔子讲的,一个能够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一定是一流的“士”了,而一个地方性的企业就是次一等的。所以说,我们要做到世界500强就一定要先成为地方的强者。在冲破企业的瓶颈之前必定先冲破的是自己的认知。
这种人往往是有一定的结果,但是却被自己的认知障碍了。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工资收入1W+,往往他觉得自己确保的是自己的岗位工作安全不犯错,身上失去了一些适当的冒险精神。我们销售房子类的工作一般也都能够赚道20-30W,但是他觉得自己不太可能做到。我有一点肯定的是,他在公司里一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站上全公司的角度,会计只考虑会计,行政只考虑行政,这样的人一定没有发展空间。公司所有的目标就是为了销售之后从客户这里收款,所以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位优秀的销售人员。
另外一个朋友的儿子找不到什么工作,我建议他去我们室内装修的工地干活。很多人说找不到工作,那是因为自己赚不到钱还卡在自己认为工作的贵贱之分里。其实任何岗位都可以提高到艺术的认知,这样就成为了真正的爱好,以上是两个不同的思维瓶颈,突破了瓶颈也就会更好了。把工作当成艺术,那就一定可以成就更大的伟业。
我们公司上上下下每个人也都要突破自己岗位的认知圈,这其实和我要突破自己的瓶颈是一个道理的,只有突破了才会迈上一大步。不要有不可能思维,不要有脏、乱、差不适合自己的思维,我不想把自己架上去下不来,就像那位找不到工作的人还不愿意做工人一样。现在经济都接不到大量的生意还挑三拣四的做生意是不可以的,这必然是一种最无知的行为。应该把手里的活努力干到最好。总结下来,凡对目标有利的,我们就应该要去为之付出努力。努力到有一天我们成为世界500强,希望我们能够为这座城市留下一句激励人心的话,当然不是自己随便写一句,而是整个城市的人民都认可的话,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不断地鼓舞我们这片土地上的后人可以勇敢地生活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