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母案”和教育孩子中容易踩的坑
“辱母案”,我没有什么观点,因为不专业。
但对于沸沸扬扬的“评论辱母案”的现象,我觉得我还是可以说上两句。
说之前,我先绕个弯子。
前几年,我朋友圈中有位大姐,事业成功,见识广博,还特别热心,是她那个圈子的“心理咨询师”,姐妹们谁家里闹个小三,爸妈不懂事,孩子耍流氓什么的想不通的问题,都去跟她唠唠,她也很热心的帮人分析问题,解决烦恼,有时候甚至是整宿整宿的陪人聊天。
刚认识球妈的时候,知道她在学习心理学,我就问她:做心理咨询的,跟我这个朋友陪人聊心事,有啥不同,不都是跟人聊天吗?
球妈很认真的回答我,“背后有理论支持的叫咨询,没有理论支持就只能算是聊天。”
“评论辱母案”刷屏后,让我想起了同样闹的沸沸扬扬的“拐卖儿童判死刑”事件。
两起事件,都是针对法律伦理的辩论,都涉及家庭问题,都是民众都占领着道义的制高点,呼唤正义,相似度89%。
因为时间久了,更容易客观分析,所以,我先谈谈这件事儿。
“杀拐”事件闹的沸沸扬扬,但并没有改变什么,民众的怒火平息之后,才有一些看起来更理性的声音冒出来:
“如果把拐卖儿童定为死刑,那只会导致人贩子更加铤而走险,在抓捕中,罪犯会更倾向于先把孩子杀了,来个毁尸灭迹。”
去年,我认识一名福建警察(拐童案高发地区),我就问他,为什么人贩子就这么难抓?
他用一线警察的视角告诉我他们的一些难处,在我看来都很站得住脚的。
这里就说一点。
他说,有时候接到儿童走失案,其实我们心里清楚,就是哪个村的哪个老太太干的。
我们也想马上抓人,但我们不能抓。
我们也是当儿女的,谁不恨人贩子,但你不能为了抓一个案件,不顾大局。
拐卖儿童不可能是就地就转手,通常要把孩子运到很远的地方再转手,这中间,犯罪集团为了安全,会设置一条很长的线,跟革命地下党似的,只有上线和下线单线联系,所以光抓一个人或者一个据点根本没用,我们一般是先盯住一个人,然后花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时间顺藤摸瓜,搞清楚他这一条线的所有情况,然后一把抓获。
这期间,如果因为个别案件就抓人,可能几年的线索就断了。反而对于犯罪集团来说,被抓一两个没关系,马上就能有人补上。
这就是一起“拐童案”,警察办案行为背后真正的“理论”。
对于受害家庭来说,他们当然可以觉得不公平,凭什么他们的孩子就该被忽视。
但从警方来说,也可以理解,治标不治本,终究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如果每个案件的受害者,都必须被照顾到,但结果是可能有更多的儿童被拐卖,即使从道义上来说,又该如何取舍?
没有理解背后理论的评价,难免都会有失偏颇。
回到“辱母案”,我之所以不发表评论,
一来、我不是学法律的,我也无法给出“有法律理论支撑”的观点;
(我个人看到最理性的事件评论,来自公众号“连岳”,可点击“阅读原文”,看到这篇文章)
二来、我并不了解事实的全部真相。
我是学新闻的,我知道新闻报道从来都只是事实的一部分,绝对不是全部。
比如杀人者,在杀人的那一瞬间,心里想到底是“自卫”还是“报仇”?
再比如,已经都还了200多万了,为什么最后的17万就是还不上,母亲当时真实的财务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
这些细节,一方面由于技术手段,采集不到,我们只能猜;
一方面是新闻工作者,即使再公正,也会为了阅读性,而夸张矛盾的冲突性,遮蔽一部分事实。
所以,大部分人看到的所谓“事实”已经是带有导向性了。
虽然我不就此评论,但我依然认为,民众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这才是一个文明社会,言论自由的体现。
但我反对用一种“代入感”的逻辑来评判事情的对错。
“代入感”和“同理心”看似相同,但其实完全相反。
同理心,是感受到对方的心理,情绪,处境表示理解,并给予情绪上的满足(鼓励,支持,爱……);
而“代入感”是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对方的事件中,进行自己的主管判断。
就像很多人说的,“如果是你妈,你会怎么做?”,“如果你被欺负,你希望你儿子怎么做?”,
这看起来是“同理心”,但实际是一种“代入感”。
带入自己的个体经验,来评判一个你并不了解全部真相的事件,就像上面讲的,“儿童被拐警察要不要抓一样”。
在“辱母案”中,我们对儿子和母亲有“带入感”。
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放高利贷的经历,却都有为人子女或为人父母的经历,我们会不自觉的带入到母子的个体视角来评判社会事件。
不带有“代入感”的情绪,保持自己“我并不知道全部真相”这两种心态,才有可能更接近客观理性的判断。
其实这种代入感,在父母养育孩子中,也是极难回避的坑。
就是我们很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用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孩子的行为,并贴上一个好坏对错的标签(评价)
总的来说,就是孩子有个什么行为,父母会依照自己的经验,会给孩子一个捣乱,调皮等等评价,但事后了解,才发现孩子并不是自己理解的那样。
我有个朋友,他9岁的女儿有一次在学校犯错,在家长会上,他被老师点名批评。虽然只是件芝麻大的事情,但老师把女儿学习成绩,平时表现等一大堆问题都借题发挥扔给他。
这个时候,一般家长,特别是妈妈,很容易带入到老师或者女儿的角色中。要么站在老师这边训斥孩子,要么向着女儿,怪老师小题大做。
但我这个朋友,还算一个理智的人,他先跟老师积极沟通,就这件事情了解情况,不搞矛盾扩大化,回到家冷静的跟女儿沟通,表示你的行为可能让老师比较难管理,我们下次注意就好。
相关的案例今天不多列举,相信用心的爸爸妈妈,对这种事情遇到的应该不少。如何克制自己的带入感,才能保持冷静的面对孩子和其它事情。
毕竟只有父母自己更强大,才能真正有能力爱孩子。
最后总结一下:
1、因为我们对很多事情和人(包括自己的孩子)都不一定了解全部真相,所以我们很容易用“代入感”进行主观判断;
2、“代入感”容易让我们陷入情绪判断,亲近我们容易理解的一方,或者观点;
3、让自己不带有“代入感”的理解事物很重要,包括与孩子相处;
4、要克制自己的“代入感”的方法,是通过学习理论,了解事物背后(孩子需求)的真相;
5、学习的方法之一,就是关注“球球的日记本”跟着球爸球妈一同成长。(打这个广告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