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八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53条辨/宜大

2023-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火帝养生

伤寒论》第253条辨:“发热,阳明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原文解释】阳明燥实症,里热熏蒸而发热汗出很多的,治当用大承气汤急下。

这时候已经燥热了,汗流很多了,就要速下,所以只要确定是大承气汤证,就要速攻,不要怀疑。这就是急下存阴的观念。

当有大承气汤证的时候,大便堵在肠子里面的时候,很多会造成流汗流得很快,津液就会丧失得很快。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赶快用下法,千万不要等。

所以,如果判断一个病人是大承气汤证,结果病人外面表现出来的是不断的在流汗,这就不需要考虑了,张仲景告诉我们急下之,这就是急下存阴。

大承气汤主治里热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舌苔老黄,此乃实热内结肠胃,热盛伤津而致。通过泻下,实热随大便下泻而解,使内热得清。

如果不赶快下的话,干燥的大便堵在肠子里面,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很热,这样会把津液发散掉,等到津液完全伤到了,已经没有津液了,到时候就没有机会下手了。

所谓“急下存阴”也称急下存津,指在热性病过程中,由于津液日夜耗损,急需用泻下药通大便,泻去实热,以保存津液的方法,称为“急下存阴”。只要大便得通,就不会发热了,津液就保住了,后续在用一些补津液的方法,如人参,大枣,甘草,瓜蒌根,麦冬,葛根,这些都可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