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一游

2020-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净土家园

    学习完《楷定记》第一件事就是想酣畅淋漓的念佛,把自己置身于佛号中,得以进一步消化吸收,整理一下疲惫的身心,四百多天几乎都沉浸在学生状态中,唯恐被落下,紧赶慢赶的每天都在爬坡,《楷定记》的坚涩是难以想象的,尤其自己的智慧不够学习起来比较费劲,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再来一遍,估计会好一点。

    第二件事就是想爬爬山,今天天气不错,阴天时有零星小雨,气温24度左右,我与同修稍做准备,带了点水和零食,驱车就出发了,前往洞头。第一感觉是路比以前宽了,以往总为会车时发愁,现在不用担心了,双车道行驶崖边有护栏。抵达后把车停在车场,不同以往的这次是爬缓坡下陡坡,好久不出门,还是兴致盎然。绿肥红瘦的季节,加上今天雨水充沛,绿油油的植被覆盖成为主色调,青石板路面几乎被绿植夹在中间窄窄的,有的时候还得低头通过,爬山速度慢慢悠悠的,正好一句佛一步,不紧不慢的,本想望远时,总是被严严实实高大的绿色遮住了眼睛,总在寻找缝隙想看看远处的风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念着佛爬着……。有一段路程,在狭窄的路两侧树上挂着藏传佛教的咒语,我也看不懂,颇为遗憾的是我没有带上“南无阿弥陀佛”横幅,谁都认识,下意识念一声,不是可以种下善根吗?太遗憾了,下次吧。八角亭到了,这是极顶之处,可以小憩一会儿,喝口水,观观景。洞头三面环山、一面临河,风景秀丽,这是保存完好的典型的太行山地形地貌,林木覆盖率很高。整个村子被绿色包围起来,居高临下时更感觉青砖瓦房点缀着整个丹青画卷,栩栩如生。稍休息后开始后半段的下坡,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之”字形的台阶手依附护栏,一脚踩踏实再迈一步一步,着实体验了一把下山的不易。青草味十足,黄椂、连翘偏多,同修说连翘是种中药材,现在果实繁多,不久成熟之后就会有上山采药人,一定是满载而归的,这可算得上纯天然的产品吧?能起到药到病除的功效。此情此景又让我浮想联翩,再好的药能医好病体,可是轮回的大病呢?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才能医好,下意识中我念佛的声音大起来了。到达山脚我的双腿几乎在颤抖,碰到几位游客,他们看到山高坡陡,估计望而生畏了,只问山上情况却迈不开脚步。

    南无阿弥陀佛!亲切悦耳动听传入耳畔,山脚下凹处一块平地竖着西方三圣,太阳能念佛机的声音响彻山谷,能给多少人种下成佛的金刚种子啊!一定会在若干年后往生极乐世界啦。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返回停车场,路过村子,因受疫情影响,往日喧嚣的农家乐也偃旗息鼓了,一片宁静成为洞头的特色,我更喜欢这样,安然自在,篱笆墙装饰代表着过去的特色美食,桌子板凳折叠起来收藏着,等待着彻底开放的日子,等待着络绎不绝游客的到来,红红火火吆喝起来,从此门庭若市……。

    返程途中感觉车行顺畅,比去时少用二十分钟,中午正点到家,饭后属予作文以记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