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是如何封神的?
如果问一个文史常识:诗仙是谁?诗圣又是谁?估计大家会觉得这是一道送分题。
如果问李白怎么就成了诗仙?杜甫怎么就成了诗圣?估计这又成了一道拉分题。
孙悟空保护唐僧一路西天取经,历尽九九八十一番劫难,方才成为“斗战胜佛”。可见要成佛成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李白和杜甫是如何一步步封神的?
1 “诗仙”和“诗圣”
从文字学角度来看,仙“从人从山”,入山长生就是仙,仙本质上属于道家的话语系统。
说文“仙”字
而圣“从土从又”,致力于地就是圣,圣本质上属于儒家的话语系统。
说文“圣”字
在唐代及其以后很长一段时间, “诗仙”和“诗圣”都是指代那些诗歌写得特别牛的人,总的来说,在诗歌中“诗仙”这个称号出现的频率远高于“诗圣”。因为诗仙和诗圣只是一个泛称,张三可以当诗仙,李四也可以当诗圣,这是一个并未申请专利保护的称号,大家可以随意取用,基本不会引起权利纠纷。
试举几例,白居易曾在跟好友元稹写信时就说:“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白居易不仅自己标榜诗仙,别人也说他是诗仙。中唐牛李党争的党魁牛僧孺就说:“诗仙有刘白,为汝数逢迎。”(《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承梦得乐天》)(“刘白”是指刘禹锡和白居易)
有唐一代,得到皇家认证的“诗仙”其实只有白居易一人, 唐宣宗李忱更盖棺论定白居易为“诗仙”。
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三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李白是一个自带流量的话题人物,其中就有几个与“仙”字脱不了干系。第一个是“谪仙”。已过不惑之年的李白经朋友推荐来到长安,把《蜀道难》拿给当时的文坛名流贺知章(写“碧玉妆成一树高”的那位)看。贺知章看完之后惊为天人,说他是“谪仙”。李白后来写诗的时候内心应该也是蛮傲娇的。
李白像
对酒忆贺监二首 其一
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殁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第二个是“酒仙”,这得益于崇拜李白的迷弟杜甫。杜甫把李白看成“酒仙”之一,他总是毫不吝惜地赞美李白。
饮中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
相比李白,杜甫生前实在名气不够大,在星河璀璨的唐诗人群中并不是光芒万丈的那一颗。
杜甫像
2难料身后事
生前落寞,死后得享盛名的,杜甫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国外的大画家梵高,可以作为西方的一个参照例子。
梵高像
其实,到了中晚唐,事情已经悄悄在发生变化。元稹(莺莺传的男主)开始不加吝惜对杜甫大家赞美“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晚唐孟棨在《本事诗》中说“杜逢禄山之乱,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这个时候杜甫已经隐隐然在诗歌谱系中开始有了自己的价值定位,与其他大牛诗人们分庭抗礼。
北宋诗人秦观(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那位)在《韩愈论》中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呜呼,杜氏、韩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简单一句话,杜甫是诗歌大成者。
南宋诗人杨万里(写“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那位)在《杨升庵外集》里说:“李太白之诗,列子之御风也;杜少陵之诗,灵均之乘桂舟、驾玉车也。无待者,神于诗者与?有待而未尝有待者,圣于诗者与?”从这里已经对李杜二人诗歌定位愈加清晰,一个是神,一个圣。
经过宋朝诗人的鼓吹,诗仙和诗圣逐渐开始变为专有名词,特指李白和杜甫二人。明代的王稚登(1535-1612),他在《合刻李杜诗集序》中说:“余何敢言诗,闻诸言诗者,有云供奉之诗仙,拾遗之诗圣。”(李白当过翰林供奉,杜甫当过左拾遗)
就这样,随着一代代话语体系的逐渐加码和固定,基本上到了明代,李白坐上了诗仙的交椅,杜甫则坐上了诗圣的交椅,两人成为诗歌史上的两座不可企及的山峰。
再看两个例证,王嗣奭(1566-1648)《梦杜少陵作》云:“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仙如出世人,轩然远泥泞。在世而出世,圣也斯最盛。诗祖三百篇,我翁嫡孙子。”
清朝学者王世祯在《居易录》中说:“尝戏论唐人诗:王维佛语,孟浩然菩萨语,李白飞仙语,杜甫圣语,李贺才鬼语。”
3封神之路说明了什么
要想封神大约有三点是需要具备的:
一是得自己有货。李白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的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都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给中小学生留下了大量需要背诵的篇目),李白是酒客、是狂士、是才子、是赌徒,一生大多数时光都在漫游逍遥、求仙访道、诗酒宴饮中度过,他像一个喜欢逃课的问题小子一样,在自由自在中追寻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李白行迹图
杜甫是一介儒生,更像是一个乖乖的三好生。作为诗歌史上的“集大成”的人,无体不工、无美不备。他在穷困潦倒的艰难地生活中默默坚守着自己的道义,胸怀天下、忧国忧民,体现出超凡的人格魅力,集中呈现出儒家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和情怀。
杜甫行迹图
二是得有人捧你。遇到贵人,得到师长和领导提携会平步青云;有亿万粉丝,那也可以呼风唤雨。李白是仙,后人想学往往不得其门而入,而杜甫则更接地气一些,也更容易为后代人学习。宋代的江西诗派奉杜甫为祖师,杜诗独尊的地位就确立起来,以致后来形成“千家注杜”的局面。中国革命历史中,有无数个刘胡兰一样的人,但只有她享受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评语,从而流芳后世。
三是要看机缘。前两点是必须的,若自己没货,即使有人大力捧你,上台不久终究还是要掉下神坛的;同样的,若没有人捧,即使再怎么才华横溢终究也是成为历史中暗淡的背景。同样,封神这样的事情还是看机缘吧。白居易不可谓不有才,连皇家都来认证诗仙了,结果最后却是在日本成了“诗神”。诸如此类,东边不亮西边亮的事情太多了。但行己路,莫问前程,也许才是良好的心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