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力量
慢读群的《牡丹亭》集体阅读历时一年终于结束了,此番阅读,完全贯彻了慢读精神:细嚼慢咽,乐享其中。慢读群与不二书咖联合举办了纪念活动,请彪哥现场诠释牡丹亭,一年对应一次课,业余阅读对应专业讲解,再燃碰撞出火花。
作为领读人队伍不太称职的一员,依序被彪哥点名分享感言。大脑在现场氛围刺激下,扑捉到4个词:执着、妥协、唤醒、生成,遂分享如下。
执着与妥协。通过彪哥的讲解,了解到作者汤翁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仕途受挫后,转而去码戏码,通过戏码抒发自己的“至情主义”理念。我的理解,这算是一种对于人生意义的执着追求。意义的建构在官场受挫后,作者在他处发现了可以建构人生价值的场域,并一发而不可收。用场域的妥协和方向的妥协换来对人之意义本身的追求,是对生命的执着、对自我的执着。
码戏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戏剧本身的特点以及戏剧存在传播的需要,来构思人设,如陈最良的身份、战事桥段的引入、死而复生的魔幻、插科打浑的粗俗等是对现实的妥协,而华丽细腻的文字、至情至性的人物刻画、开转起和的大视野则是对至情主义、完美主义的执着。执着与妥协的相互渗透与交织呈现给后世这样一部经久不衰的精神盛宴。
回到慢读的过程,谁说不是另一种执着与妥协呢?一群年过正午的小城中年,为着心中不灭的精神向往,凑在一起,每周一约,愣是把晦涩难懂的牡丹亭完整地啃下来了。其中有字斟句酌,也有问题搁置,有按节奏推进,也有盖歪楼式的触景抒怀。知难而进、阅读到底是一种执着,放慢脚步、聆听心声是一种对自己心理现实的妥协。通过执着,大家收获了满足感,通过妥协,实现了脚步的节奏与心的节奏调和,阅读因此而进入佳境。
唤醒与生成。每一个阅读者都会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我的最大收获是唤醒。文本及大家的解读唤醒了我对于戏剧的兴趣。戏剧台本文字、戏剧的故事安排、戏剧的舞台布景无不体现了设计之美、表达之美,这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存于生命之中的。通过阅读与诠释,你会发现在某个不经意间,它打动了你,那一刻,唤醒的感觉油然而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样概括,是不是紧扣了你某一处漂泊的思绪?唤醒就此实现。被唤醒的还有阅读本身带来的出离感,原来生活之外,可以在某个角落,通过文字就可以营造出一种无需太多投入就可以享受到的心灵愉悦,你会觉得那一刻才是你想要的自己。
而这一切都是作者所不曾设想的生成。读者一个人的欢愉与悲伤、一群人的热闹与喜乐缘于文字却已远离了作者,一个下午、一个晚上,不,应该是一个下午,45个晚上,数不清的心灵因着《牡丹亭》而相聚,却不限于牡丹亭的碰撞,生成的却不止是热闹,还有数不清的感悟、思考以及人际间宝贵的理解与共通感,我们从不曾孤单,只是没有找到通路而已,心理空间因此而得以充分的延展,这不正是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高享受之一吗?
执着与妥协、唤醒与生成,一部《牡丹亭》,不止占用了我若干个夜晚和昨天那个下午,还加上了今天这个早醒的清晨,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相信,自我说出这几个字,在手机上瞪着花眼码出这些字之后,我也不在是上一刻的我了。
这也许就是我们常在其中而不觉的文化的力量吧。
写于《牡丹亭》漫谈讲座后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