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简友广场想法

为什么实验中,中国的钱包归还率比较低?

2019-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早知今日

听了〈邵恒头条〉023 | 捡了钱包,你会归还吗?

《科学》期刊上刚刚发表的实验。有四位来自于美国、瑞士的经济学家和行为学家,决定要挑战一下我们的常识。他们发起了一个超大型的实验,用三年时间,在全世界355个城市里丢掉了17000多个钱包。

在所有的钱包里,都有三样东西,名片、一个购物清单,还有一把钥匙。名片上有失主的邮件地址,方便捡到的人联系。唯一的变量,就是钱包里有钱还是没钱。在一部分钱包里,他们放了价值13美金的当地货币。

这些城市覆盖了40个国家,既有像是瑞士、丹麦、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像是中国、印度、墨西哥、肯尼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结果发现,那些拿到了空钱包的人,有40%把钱包退还了回去。不过,那些拿到有现金钱包的人,有51%的人把钱包退了回去。也就是说,人们更愿意返还装有现金的钱包。


你可能会想,13美金也就是一笔零钱,可能很多人不在乎。如果变成一笔大钱,人们受的诱惑更大,那时候可能就不会那么愿意归还了吧。

这一点,实验的设计者们也想到了。他们决定把这个假设也验证一番。他们选取了三个国家,美国、英国、波兰,在这三个国家把实验又做了一遍。不过这回,他们增加了一个新的变量,就是在一部分钱包里,放了一笔大钱,100美金左右,也就是600多块钱人民币。

结果发现,平均下来,归还空钱包的比例是46%,归还小钱钱包的比例是61%,而归还大钱钱包的,竟然高达72%。而且,这些钱包被归还的时候,里面的钱几乎没有少,只有极少量的零钱不小心掉出去了。也就是说,面对大钱诱惑的时候,人们竟然更愿意做好人。


通过调研和回访,他们发现真正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人们不想感觉自己在偷别人的东西。当钱包里没钱的时候,你留着一个没用的空钱包,并不会感觉像是偷窃。但是钱包里的现金金额越大,留着钱包,就越会感觉像是你偷了别人的东西。相比起金钱这样的物质收获,人们更在意的事,是维护自我形象。

这个研究显示,人的行为不只是在一个显性的维度上寻求最优,还会在另一个隐性维度上去寻求权衡。显性维度可称为“价”,价格的价,隐性维度可称为“值”,价值的值。

比如说,孔融让梨这件事。从传统经济学角度很难解释这个现象。因为无论价值函数是怎样的,小梨的价一定低于大梨。那么,孔融为何让大梨?

如果加上“值”这个隐性维度,就好理解了。这个维度代表社会对这个人的评价,或其他可能带来的好处。如果把大梨让出去,你能收获的“值”很大。所以权衡后,让大梨是最优决策。在捡钱包这个实验里,归还钱包能带来很高的“值”,比如说别人认可你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你自己也因为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而感到自己真是个好人。钱包里的钱越多,还钱带来的“值”也就越高。


总结一下。这个实验用丢钱包这个简单的机制,测试了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表现出诚实的行为。结果发现,当钱包里的钱更多的时候,人们反而更愿意把钱包返还给失主。关于道德的“值”,超越了金钱收益的“价”,成了人们最终做决策的主导因素。

其实在这个实验里面,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数据。在所有40个国家里,中国的返还率是排名比较低的。捡到装着钱的钱包,返还率在20%左右,而空钱包的返还率还不到10%。

这里面的因素也许很复杂。在一些家庭文化很强的亚洲国家中,人们心里的道德准则,可能并不是把钱包返还失主,而是要把钱包首先上交给家庭。你想想,你小时候是不是也有捡到钱之后交给家长,然后被家长夸你懂事的情况呢?

对这个实验的结果,也欢迎你留言,提出你的看法。


我觉得,钱包归还率在中国比较低。这是一个需要大家重视并共同来提升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公民的公共意识不够强,从个人行为来看,包括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在公众场合不高声喧哗,不抽烟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排队不插位,上手扶梯不靠边站,地铁公交不让座等等。

从企业行为来看,包括质量承诺不诚信,服务承诺不兑现,安全承诺不重视;管理部门缺乏服务理念,执法部门缺乏长效机制,监督部门缺乏责任担当。

以上种种,形成了国民行为习惯,以个人利益为核心,谁都没有考虑“我是施者最终也是受者”!“我是施者最终也是受者”!“我是施者最终也是受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简而言之,缺乏公共信任感,也就没有公共责任心。我捡了钱包,交给谁也不一定是安全的,还是自己处理算了。孩子或者交给父母,可父母拿到孩子交上来的钱包,交给谁最能真正归还到失主手上呢?除非是更大的一笔钱,十万二十万,那种偷窃的负罪感够强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