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合群:一行白鹭,同样可以上青天
文 / 形单影只的念式易度
亲爱的妹妹:
关于“大学里是否要合群”的问题,其实我们是应该疑惑的。比如说,为什么从小就被教育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上了大学之后反而变成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翻开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几乎所有人都在鼓吹一种在大学里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唯有独自奋斗,才能在大学短暂的时光中收获自己想要的优秀,才能不负过往十余年的苦读,才能不至于被纷繁的纸醉金迷乱了眼,也乱了心。
这话是不错,并且过去的数年里,我在无意识之中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度过自己的大部分时光的。青春太短,梦想太多。朋友太少,熟人太多。能力太弱,机会太多。既然如此,何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和别人废话上呢?
但我用这样的方式来度过大学的原因,并非是因为我对于那些观点深信不疑,而是因为我的性格本身就是略微偏于阴沉孤僻的。做事稳重,考虑周全,宁求稳妥,绝不冒进。二十岁的身体里,住着四十岁的灵魂。大学还没毕业,就已经在考虑以后怎么攒钱送我妹出国了。
就这种四五十岁的心态,真的很难和周围无知无畏而又没心没肺的小伙伴们打成一片。
更大的逻辑悖论,则是大学在校期间,只有通过不合群才能取得的优秀,等到毕业工作反而成了一种阻碍。不懂为人处世,不懂待人接物,不懂团队协作,不懂氛围配合,慢慢被所有人孤立和边缘化,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没有人会因为你个人的能力出众,而忽略你成为团队害群之马的事实。哪怕你能够担负好自己的职责,能够为团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是不想和别人互动,只是想自己一个人安静地呆着。
这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潜规则,于是内向的孩子捶胸顿足,外向的孩子愈发孤独,大家都不容易。
在我上大一的那一年,从开学伊始,便试图去改变从小内向孤僻的性格。只是在方法的应用上,有些过犹不及。
加入过量的组织和社团,每一份任务都尽心尽责,面对他人的求助从不拒绝。不到两个月,便熟悉了同学院同年级的所有人。靠谱的名声传播开去,上门找事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于是大一结束前,同学院的大二也认识了95%以上。加上外院、外校、老乡,一年下来认识的人,妥妥过了五百。
认识的人越多,应酬也就越多。慢慢开始明白全天下那些从不按时归家的父亲,觥筹交错间过的是怎样水深火热的生活。大学里会有这样的经历,是我始料未及的。但这种无条件的合群,对我来说只有心累,甚至应该说是肉体与心灵的双重疲惫。比起参加那些以玩乐性质为主的活动,我更希望能够在图书馆度过一个安静的下午。
这便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我深知自己原先的道,有些过于脱离世俗。如果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那随着我年岁渐长,不排除被社会边缘化的可能。这种担忧促使我大一一年都竭尽所能地去伪装自己的外向,直到我从大二开始意识到,整个社会的复杂性远大于我原先的预想。
社会是一个庞杂的系统,而越庞杂,兼容性也就越高。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性格的孩子,只要不极端到一定程度,都能够有某种方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并且能够取得自己的成功。
一、不要合群,是指不要和平庸者为伍
从大二开始重拾自己缓慢而平静的生活节奏,虽然的确失去了很多,但总归比原先强迫自己来得开心些。
更何况,大学里被反复提及的“不要合群”,本质上只是拒绝与平庸者为伍。芝兰之室与鲍鱼之肆的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大学里环境的力量过于强大,刻意规避不得不成为唯一的途径。
换个环境?大学里的宿舍也好,班级也好,专业也好,哪一个的转换都不是那么简单。想换宿舍,要找辅导员陈情数十次,加上各种证明申请书,换完宿舍就和打了场官司一样,不死也要脱层皮。转专业更是要付出多达半年的心血和精力,历经申请、笔试、面试三大考验,才能最终得偿所愿。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换一个宿舍,就真的会有志同道合的室友吗?转了专业,却也依然是在这个学风并不优良的学校里念书。一般转专业会连带着换寝室,如果再换到一个没事找事的舍友,问题瞬间从一个变成两个,你能应付得来吗?
正因为大学里的环境没有那么简单就可以彻底脱离,我才会很欣赏那些面对与自己相性不符的环境,可以坦然做到游离而不附庸的孩子。即便再不喜欢,即便再不适应,也不会决然割弃,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或者说,这才是长大到一定成熟阶段的具体表现。学会与这个世界部分妥协,寻求到一种微妙的平衡。不喜欢聚会,但是两个月去露一次脸也是可以接受的。不喜欢唱K,但是看别人鬼哭狼嚎的同时,坐在角落里安静地打掼蛋,也是可以接受的。不喜欢轰趴,但是只是过去吃个便饭,在午夜之前和主人打声招呼后悄悄走人,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样的话,你的大部分时间仍然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有充足的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要不自己在琐事中耽误,实现大学里大部分的目标还是不成问题的。
妹妹,我们游离于现有的环境,是为了节省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我们不附庸于现有的环境,是为了等待和发现值得我们附庸的环境。
那句话还是说得很对的:我们不是不合群,只是我们合的群里没有你。每个人都会在这个世界上发现能够包容和接纳自己,并且能够自发产生归属感的群体。比如说,X战警、复仇者联盟、赛博坦星球……
好的吧,的确都不是啥正经例子。但是大学里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较为容易地找寻到自己想要融入的群体。并且学校层次越高,群体的混杂程度越低。天天混在社团里,当然找不到一起上自习的学霸小伙伴,不如去图书馆的自习室看看,保证你去晚了连位置都没有。
以及,如果真的一时半刻找不到,也请坚定地在自己的路上走下去。价值追求这种东西,再小众也不可能脱离现实。所以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并不是一个人在坚持。
二、不合群也避免不了从众,但大学里的从众大多无关紧要
我们反对合群,大多数时候也许是在反对合群之后不得不屈服的的从众,以及偶尔无意识之中的盲从。不过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生活在群体之中,按照中国少数服从多数的传统,即便我们有反抗的意识,也没有反抗的资本。
退一步说,我们平时大多数的从众,甚至包括无意识的盲从,大多是有利无害的。偶尔被小坑一把,也无关紧要。
以你哥这学期的马原考试为例,老师画了一本书的重点,然后留了考试题型,就匆忙结课了。整本书八章内容,闭卷考试。四十道单选,四道论述。瞬间回到了当年高二被小高考政治支配的恐惧,然而不会再有半年的时间给我去背重点提纲。
不光是我慌了,所有人都慌了。大家开始疯狂地找资料:豆丁网,道客巴巴,百度文库……一份又一份不一样的重点,你传我来我传你。就这样没过两天,每个人手上都有了四五份提纲。却又开始无所适从,眼看着后天就要考试,现在却连应该看哪份重点都不知道。
无论哪一份提纲,都是四五十页的厚度,看起来耗费心神不说,还浪费时间。此时部分不愿透露姓名的孩子,凭着自己的蜜汁自信,开始删繁就简:我觉得这个地方肯定不会考……我觉得这个点应该会考到……
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他会告诉你,要相信他的人品和直觉。但一旦这种预测传开了,版本就完全不一样了:老师说这个地方不会考……老师说这点地方会考到……
随便找个以讹传讹的人,问一下他是怎么知道的。答案永远只会是:别人告诉我的。一脸虔诚,信誓旦旦,仿佛手中握着的不是假重点,而是决定世界下一刻走向的核按钮。
可又有谁知道,一开始作出神预测的那个孩子,基本没有去上过课。平时分一分不得,考试能过的概率万不存一。这种盲押重点的做法,纯属破罐子破摔,却能让几乎所有人都对着假重点背得如痴如醉。
可是背了假重点又如何?马原的考试本来就是靠诌,只要写满就能得分。会不会挂科,更多是看平时的出勤率。即便完全不背提纲,今晚看一次新闻联播我明天照样敢去考试。
不从众,最多比别人多考三五分,可和小伙伴聚众复习时嬉笑打闹的氛围就完全没有了。得不偿失倒不至于,只是长此以往,恐怕以后想找人一起复习也找不到了。
考试是这样,面对其他机会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学里很多机会是有时限性的,不能因为大家都在抢,就觉得和别人一起抢是一种盲从。回避竞争的唯一理由,是因为赢得竞争后的奖品的吸引力还不够大。我是很不喜欢竞争,但如果把你嫂子当做第一名的奖品的话,你看我抢不抢。
让自己合群,的确是在很大程度上默认了自己未来行为模式上的从众。但单从大学阶段看,这种从众并没有什么不好。
至于担心自己未来会不会因此而泯然众人,其实这一点完全取决于自己平时的做法。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很平庸。在任何一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你都是优秀的。
我比较推荐的做法,是在大多数的事情上与周围的孩子步调一致,但在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上保持自己的节奏。通过对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持续投入,培养出自己与周围人在固定点上的差异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一到关键时刻拿出来就是毁天灭地。
就喜欢这种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三、根据“721法则”,反而是合群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相传所有技能训练的最佳配比,都符合“721法则”。即70%的时间练习,20%的时间和别人沟通交流,10%的时间用来自己学习。
虽然并不知道这个“70-20-10”法则是谁提出来的,但是我觉得这个法则超级有道理。既规避了独学无友的窘境,又完善了整个学习的流程,而且还明确指出了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只学不练,眼高手低。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假设在70%的练习时间里,自我练习和与人对练各占一半,即各占35%。那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需要他人参与的部分也占到了35%+20%=55%。由此可知,在我们学习过程中他人的参与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大学里培养的各种能力,沟通表达协作能力也好,分析能力也好,执行能力也好,专业技能也好,翻来覆去全部都是应用类的能力。而上述的大多数能力,自学的门槛都不算高。反倒是入门后的体系架构和细节完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此时如果能够有机会实现“拿来主义”,当然最好不过。只是碎片化学习的时代,没有那么多现成的体系可以拿来直接使用。这时候如果有在学习过程中进度不一的小伙伴互相取长补短,可以使整体的学习进度大为提高。
而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体验也尤为重要,既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又可以加深记忆。所以单从学习效率上看,一个学习氛围良好的团队远比单打独斗来得划算。
至于为什么大学里依然有那么多人选择单打独斗,还不是因为这样良好的团队难得一见。沟通成本过高,大量的精力被团队内部的人际交往虚耗。归根结底,只是发现自己合错了群罢了。先跳出来,然后继续找值得自己全心投入的团队,反而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团队,自己动手组一个也未尝不可。反正根据“721法则”,我们需要的只是可以交流的对象,以及可以对练的对手。交流对象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上各种经验帖和技术帖来解决,唯一欠缺的只是一个对手而已。
换句话说,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和自己发展方向相近,为人靠谱,脑子没坑的小伙伴就可以了。大学里人这么多,找到这样一个小伙伴其实并不难。
妹妹,从我对你周围人际关系的了解上看,你远比我合群。虽然合群的结果大概是,你远比我更难维持自己的生活节奏。但你能够在群体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我却不行。
我更喜欢自己独处,感受静默之中的雷霆万钧之力。寂寞和孤独于我而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摆脱也无所适从的恣意喧闹。可周围环境大多如此,所以选择逃离,也是无奈之举。
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原因,是因为你的大学进程过半,应该能够逐渐感受到周围同学的差异。不合群的孩子对此早已见怪不怪,而合群的孩子,则会在感受到这一点后惶惑于自己的后知后觉。
这种层次上的差距,其实会随着年岁渐长而更加明显。但并非你跳脱出原有的环境,就一定能够弥合这种经年积聚的差异。
如果可以,我真的不想让你承受独自一人的奋斗。既然你周围的小伙伴都如我一般,愿意对你理解、爱护和包容。倒不如在现有的环境之中带个节奏,让大家都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行白鹭,同样可以上青天。即便不能如同大鹏一般,飞到九天之上。但九天之下,任你翱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