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2 最后一章
还有21分钟,这期写作营就到点了,此刻有不少伙伴和我一样正在奋笔疾书。从报名那天不确定能不能写完,但是我觉得我能写完,到现在居然这么快就最后一天的。我现在的感受是我居然真的写了20篇,现在在写最后一篇。整个过程中完全没有收到字数要求的影响,因为每篇都超出要求的数字了,为何能这样文思泉涌,写得越来越清晰,框架越来越清楚,而且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写出来的内容对一个讲师个人品牌的作用。
为什么能顺利完成
首先虽然霍老师说任性的开了写作营,但后面的设计都是精心准备的,一点也不任性。不论是每天给的小技巧,还是每次写的内容,都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写的过程中非常容易结合自己,我发现了很多可写的点,也学会了讲故事。
其次霍老师首先给我们做了榜样的力量,看到霍老师早起输出,还要兼顾那么多事情,一直在激励我必须完成这个写作营。此外那么多小伙伴的陪伴,因为看到大家写的东西,我觉得回头我还要好好拜读,因为这个写作营出来的东西真的好有料,可圈可点,可甜可咸,以后一定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先熟悉一下。
最后有思维导图的帮助,我才能这样从一头雾水中,厘清要点,拎出框架,添砖加瓦完成我的文章。过程中有一篇还拆解了霍老师的文章结构,也是一种小尝试,我的计划是下次如果再写招生文案,我要去找一篇专业的再拆一拆,拆到一定数量我觉得我也能成为文案高手。
这些文章我居然已经开始用了
霍老师一直在说复利思维,从今年做领读师开始,我就发现写的领读稿有时候就可以用在别的地方。另外这次写作营,我发现我以前有意无意收集的素材,可能是一个微信群里的即兴分享,可能是课堂上的一个案例,也可能是别人问我的问题,这些东西如果都归纳整理,在写作的时候是可以调用的,所以有的题目写起来还是挺轻松的,特别高效。但也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我曾经分享过,但是没有及时收集存好,于是当我需要写作的时候就得重头来一遍,这个时候抱怨自己当时干嘛那么懒,不就是个复制粘贴归类吗。
写的这些内容我这几天真的开始用了,例如昨天有人问亲子思维导图有没有推荐的书,我就发了那篇书评,有人问思维导图有什么用,我就发《思维导图让我变得越来越好》,有人想了解什么是思维导图,我就发《你听说过的那些思维导图,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周四去电台做高考志愿填报的分享,《关于高校专业中那些让你哭笑不得的坑》就作为分享内容中的一个点,让大家非常有感觉。这些写好的东西要调用实在是太方便了。
似乎有点明白后面要怎么写了
21天虽然结束了,但是写作这件事不会就此停下来,现在已经非常适应各种写写写,而且这样的输出对个人品牌也好,对讲课也好,对分享也好都非常有帮助。就是这些文章各种使用和写的过程中各种关联调用,关于后面怎么继续写作这件事,现在我似乎已经有点眉目,虽然还不够清晰,但我相信继续写下去,我就快找到答案了。也许我做不到日更,但是隔三差五写一写还是可以的。
喜欢这个有压力没负担的写作陪伴营,感谢杰伴,感谢英杰老师,还有陪伴我们一起走过这21天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