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心理学心理读书

生活中的心理学——帕金森定律

2018-01-19  本文已影响77人  圆滚滚的简书

今天我要来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学之六——帕金森定律。此帕金森非彼帕金森,不是大家熟知的老年病即肌肉震颤麻痹症,它跟拖延症和效率低下有些类似,是一种各个年龄段都会患上的一种通病。

帕金森定律在行政领域或大企业集团中,是指官僚主义,人浮于事,冗员膨胀的现象。另外在时间管理领域,是拖延、低效的代名词。

这个理论的来源是来自一个专家的顿悟。他来自英国,名叫诺斯古德·帕金森,是一名历史学家。他在一本书中阐述了在一个机构当中,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路可走:第一,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更合适的人;第二,找一个能干的人协助自己;第三,任用两个水平低于自己的人当助手。很显然,第一条路万万不能走,因为会丧失权利和地位,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凸显自己的一无是处,从而取代自己的位置。那么,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了,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即可。两个助手既然很平庸,那么也会效仿老大,再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来协助自己。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尾大不掉,人浮于事,相互扯皮的组织机构。

在这个组织中,每个人越来越忙,效率却越来越低。这就被称作是帕金森定律。

最近在看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看了一半还没看完,写的非常好呀。书里列举了很多人际交往中的技巧。我想,帕金森定律体现的就是人性中的这一点:让别人觉得他很重要。

书的剪影

在臃肿冗杂的机构体系中,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显得很重要,而不是被别人轻视。这也符合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五大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要、爱和归属感、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生理、安全、爱和归属感都得到满足时,被人尊重,被认为很重要就成了人最看重的事。

那么既然理论告诉我们,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应该如何改变呢?我们可能改变或者动摇那个不称职的官员吗?也许有可能,但要花一些力气。但也有可能,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撼动那个不称职的官员。这个时候你改变不了这个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环境。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你改变不了环境,就去改变自己。我突然又想起,看过电影《熔炉》,里面有一句话,我们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这个世界改变我们。

如果你处于那个官员和助手的位置,你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无可取代。如果你处在其他的位置,你能做的,同样是做好自己份内之事,不给别人添麻烦,利他的同时也做到利己。

好了,刚才说的是帕金森定律在行政和大企业集团领域的体现,其实这离我的生活有些遥远。我既不在行政领域工作,也不是企业员工。那么,接下来的角度,可能与你我都有一些直接的联系。

前文已经说到,帕金森定律在时间管理领域,是拖延或效率低下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当一件任务,你完成所利用的时间越长,你越会感觉到难度大或者筋疲力竭。你以为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就会完成的很好了吗?其实不然,看起来十分充裕,但你会由此变的拖沓,所以导致工作效率变低。当任务的截止时间越来越接近时,你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举一个我觉得很恰当的例子。我今年报名参加了教师基本功大赛的考试。除了要录制一节课堂实录和一个微课视频之外,还需要参加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笔试。前两个视频文件要的比较急,仅有一周的时间准备,所以很快我就安排时间抓紧完成了。另外的笔试,由于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惭愧的说,我拖拖拉拉,直到考试之前的一天,还有三分之一的书还没有看完,那天晚上,点灯熬油,确实比之前的效率高多了。第二天去参加考试,发现还是有好多题不会。也不知成绩如何呵呵(生无可恋脸)

看到了吗?这就是生活中帕金森定律的体现。你有没有拖延症,不到最后一刻不着急呢?它的学名也可以叫帕金森定律呀。有意思吧!让我们一起摆脱拖延症,打好提前量,别啥都不着急啦哈哈!

生活中的心理学——帕金森定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