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9】读书历程

2019-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眼睛的尾巴

如果要我回忆最早的画面,我会告诉你,我坐在地上,看着一本书图画书,走进房间,墙壁上钉着一个单层的书架,上面摆着几本书。

一年级的时候,画面是爸爸在读《农村百事通》和《摩托车的驾驶技术》,我在看他给我订的杂志《聪明猴》。

就这样,我在一个有着读书氛围的家庭里长大,小学就有了书店的借书卡。到了中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直接泡进了图书馆,那时候流行写诗,我也跟着写,投稿,在报纸上发表,还进了学校的文学社。初中时候的我,就爱上了文学。

高中时期,喜欢世界名著,特别是《呼啸山庄》、《热爱生命》、《红楼梦》,我们整个年级曾掀起过余秋雨的热潮,几乎人手一本,几个伙伴躲在被窝里也爱讨论这些。但最终影响我的人生方向的却是另外两个人,他们是卡耐基和叔本华。哈哈,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啊,一个给我注入了入世的热情,一个给我带上了一层出世的忧郁。但我却找到了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心灵导师。

所以当报考志愿时,我非常坚定,所有的学校第一志愿都是心理学。感谢爸爸妈妈的支持,那时候心理学并没有现在这么热门,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小城镇里,更是少有人听过。读大学的几年,爸爸一直担心以后就业成问题,我找到了工作之后,他又担心我会失业。现在我好好地干着,他终于放心了。

我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自己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所喜爱的,会听到一些人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我非常感恩,自己在人生的关键路口上,做了一次不后悔的选择。为什么能够这样,都是因为我读了书。

所以,读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开阔视野,不仅仅体会更多的生命旅程,而是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找到最想要的是什么。

也正因如果,我爱看的集中在文学,后来专业的缘故,增加了心理学。

我的大学时代就是在文学和心理学的阅读中度过,偶尔看看建筑、历史、哲学。

到了工作中,随着我的岗位变化,我开始阅读领导力、沟通技巧等方面的书籍,我的阅读速度很快,这得益于我看小说的缘故,可是往往读完了就不记得在说什么,所以效果不佳。

直到我读到《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讲到把书拆了,挑对你有用的,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可以怎么用。这时,我才开始慢下来,去思考,去实践。

当我去这样做时,一开始是很难的,我还会惯性地快速把一本书看完。怎么办呢?我开始克制自己,看完几章,就不看了,去试一试方法,看看效果如何。比如,我看到《超级父母时间管理》中关于番茄工作法的使用,我就立马下载了一个app,买了一个番茄钟,做了一份计划,用番茄工作法来完成。当我去用的时候,我发现很管用,它能让我很专注做一件事。于是,我开始迁移了,我发现在陪宝宝的时候,有时候会不自觉拿起手机看一看,有时候喂奶也会无聊就看手机,这时候宝宝会停下来看着我,不玩了,也不喝奶了,他需要妈妈的关注,于是我想到了番茄,为什么不安排一个番茄时间来进行亲子互动呢?说干就干,我发现当手机被扔在一旁,我全心全意陪伴的时候,宝宝更加高兴了,我也更加能享受到带娃的乐趣,连续几天我都感动地哭了,太幸福了。

还有一次,当我看完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时,那时,还剩番茄时间十几分钟,我习惯性地拿起下一本书,这时候我让自己停了下来,书本合上,开始回忆脑子里还记得什么,有什么可以用到我的生活里,于是一步步梳理出了我的人生方向。

我现在慢慢懂得拆书帮到底是怎么拆书的了,也明白了什么叫拆为己用。

所以当我看《非暴力沟通》,看《爱的五种语言》时,我开始尝试去实践了。一本书中,哪怕只有一句话触动了你,让你有所改变,那就值了!

终于明白,看书分类别,读书分功能,效果也分深浅。每天进步一点点!

【自我成长9】读书历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