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活在文字里

2023-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卫英

人一定有思想和情绪,并且需要交流,否则不会有社会。

有些人通过朋友倾诉宣泄,这些人性格比较外向,可以有很多朋友,倾诉机会很多,他们一般不会写作。

有些人内向孤独,只能苦思冥想,或者给自己写,或者写了与不认识的人交流,说不定在很远的地方找到从来没有见过的知己。

最优秀的人不被当代人理解,身边没有朋友,所以只能写下来,文字比肉体生命长久。

虽然未来的知己很可能此生见不到,但是只要想到有这些人存在,写作的意义就完成了。

最优秀的人一般只能被五十年以后的人理解,圣人的事业甚至需要几千年才能完成。

许多伟大的理想并不需要真正实现,追求的过程就使我们的人生伟大。

现在写作平台太多,文章阅读量都不高。这样也好,我们就为自己写作,

自己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把自己哄开心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不给别人添烦恼就是很大的贡献。毕竟还有很多人连使自己快乐的能力都没有。

每个人如果能够让自己幸福,世界就不会有问题。

不迎合别人,写作其实很容易,很快乐,这样的写作者很多。

能够有社会责任感当然好,但是那得受过严格训练,达到专业水平。我们普通人通过写作给自己找点乐子,就已经善莫大焉。

我们读的书未必都适合自己,自己需要什么,只有自己知道,我们要写出满足自己的书。

书读多了,感觉真是没有必要。现在我只想放下读书,让头脑空掉。

没有人会满足读书,所有的书都会使你读了再读,永远无法放下。你越读书,就越依赖书。

有人吹嘘自己一年读三百本书,那是因为他们对书的理解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翻一下目录,就认为自己读了。

周国平就说他的大部分藏书根本就没有读,放到书架上可能永远都不会动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