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赏析

《道德经》5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2022-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JIE制

几年前读《品格之路》,书很厚,品格一词很吓人,就有点不想读。宏大叙事不如具象化,戴维布鲁克斯解读的很日常,不看标题,内容其实是一本社会学案例。引用的故事很多元,绝无品格的尚方宝剑高悬之感。

艾略特和刘易斯之爱,如果带着道德审批解读,就是一地鸡毛。艾略特爱上了刘易斯,尽管刘易斯已和妻子分居,但法律意义上仍在婚内。艾略特写给刘易斯的信,和上头条的渣男渣女没有区别。

“如果你跟其他人在一起,我肯定无法活下去。但是,在这之前,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就有勇气付出努力,让我的人生变得更有价值。我不要求你做出任何牺牲,我会保持心情愉快,绝不会让你生气······如果你将我从患得患失的恐惧中解救出来,你就会发现我很容易满足。” “我想,从来没有哪位女性给你写过这样的信。但是,无论那些庸俗的人会怎么看我,我都不会有一丝一毫难为情。因为理智和良好的教养告诉我,我值得拥有你的尊敬和柔情。”

这样的感情和故事敢放在《品格之路》,布鲁克斯是疯了吗。显然没有,布鲁克斯凭借这本书封神,登上作家生涯的顶峰。

布鲁克斯写了什么?

爱情经常会通过几个方面改造我们的灵魂。它让我们明白,我们连自己也无法控制。爱像一支入侵的军队,提醒你,你的身心不是由你说了算。它一点一点的征服你,重新安排你的精力分配、睡眠规律、聊天内容、甚至你的注意力。

布鲁克斯陈述了事实,却没给出现实答案。艾略特成为了小说家艾略特,写出了洞悉人性的作品,但她在刘易斯婚内同居,离经叛道的不管不顾,以致失去了所有亲人朋友。布鲁克斯只是陈述,并未评论,包括对婚姻制度的陈述。然后把问题抛给读者,只告诉我们艾略特为爱重塑了灵魂。

可以有多种解读,事实上确实有很多解读,对波伏娃,对伍尔夫,对艾略特。而布鲁克斯自己也在写完品格之路之后,结束了自己27年的婚姻,从人生巅峰跌入谷底,后来写出《第二座山》就像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一样。

修之于身,艾略特是在修身吗?是遵从自己的灵魂还是臣服于人世间的道德规则?布鲁克斯没有答案。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关于真,布鲁克斯给了答案,在他的描述里,艾略特是重塑灵魂的人,对人性深切的洞察,对人容忍、同情、充满爱心。只是,不被世俗认可。

但这颇受争议的画面就长在《品格之路》,而这样的冲突,在书里每个故事都有黑白两面。

那么,这里的“道”是什么。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注解】善于树立信念的人不容易被撼动,善于坚守信念的人不容易放弃,只要子子孙孙都遵循大道的精神,就会得到祭祀,永远不会断绝。用“道”的理念来修缮自身,德行就会纯真质朴;修缮整个家庭,德行就会充裕;修缮整个乡里,德行就会长远;修缮一个国邦,德行就会丰硕;修缮整个天下,德行就可以普及每一个人。

所以,以自己的修为来观察他人的修为,以自家的德行水准来观察别人的德行水准,以本乡的道德成果来观察他乡的道德成果,以本国的道德影响来观察他国的道德影响,以天下的道德影响来观察整个天下。我靠什么去了解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情况呢?靠的就是这个从“道”中演化而来的方法。


image.p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