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浅语——爱谁谁

2025-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凌峰style

      趁着国庆假期去进行了一次沙漠徒步,认识了一位同龄的朋友,我告诉他徒步有“瘾”,好像不出去走走就感觉丢了魂一样,每次回来以后就发现人精气神足了些,现在越来越佛系,啥事都不想参与。他说当下:“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很大,反正现在他啥事不管,爱谁谁吧”。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了不少的名人,反内耗中以刘禹锡为主要代表,他总能在产生内耗之前就把情绪控制住了。刘禹锡出生在公园772年,从小非常聪慧。熟读儒家经典,诗词歌赋写起来得心应手。刘禹锡在21岁那年登上了进士及第,前途一片光明。出入官场的刘禹锡满心斗志,可是当时的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很多有识之士看到了国家存在的弊病,于是兴起了一场革新运动,刘禹锡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这场史称“永贞革新”的运动中。这场革新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持续了100多天以失败告终。作为革新派的核心成员刘禹锡从意气风发突然跌入谷底,被贬朗州司马。换做他人可能就从此一蹶不振,面对被贬的现实,刘禹锡写下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是刘禹锡把自己内心的压抑化成了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他对于生命的豪情与释然。虽然被贬,但是刘禹锡从来没有失去对生命的信心,不仅没被打倒反而越挫越勇。十年后被朝廷召回,看到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坐上了高位,于是他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觉得现在的权贵都是有能力之人被贬之后,靠着溜须拍马才走上了这样的位置。把当时的权贵们得罪了,这首诗呈给了皇帝,结果就是再次被贬。被贬的十四年里刘禹锡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房子越住越小,到最后就剩一床一桌,人生似乎跌到了谷底,刘禹锡在破屋里面不仅没有颓丧,还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看似在说山水,其实是说自己的住居环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他拿自己和诸葛、子云相对比,孔子曰“何陋之有”。到了公元828年,刘禹锡再度被召回,他写下了《再游玄都观》嘲讽了一切曾经打压他的人。晚年刘禹锡与白居易成了好朋友,而白居易则写了很多感慨人生的诗词,刘禹锡回了一首《酬乐天咏老见示》“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人真正对于生命的勇气就是不服老,他写出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诗句来面对老来的人生。这几句诗不仅是对白居易的劝慰,更是刘禹锡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写照。刘禹锡用他乐观豁达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影响着每一个当下的人。刘禹锡的一生大起大落,多次被贬历经磨炼,但他始终没有被命运打倒,他用诗篇来表达对于生命的达观与希望,他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做顽强不屈。在我们这个充满压力与焦虑的现代社会,常常会陷入精神内耗,为一些琐事而感到烦恼、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担忧。追求一个现代社会出现一个词叫“内核稳定”,我们的身体可以在世界上奔波、心情可以随着一些事情而起伏,但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个核心。

       在我们万分艰难的时候读一读刘禹锡,记得“陋室铭”这三个字,它能给你巨大的力量,这三个字闪耀着晚霞的光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