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学生的核心素养
今天听了青椒教授的讲课。刚刚写了一篇教师的核心素养。接下来去想谈谈听完课后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见解。

老师的这幅图给我很大的启发。首先老师把学生的学习分为四部分:想学、会学、能学能用、能学。我觉得这一理论可以运用到任何一科的教学中。可以说老师的这一分享为我们青年教师未来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接下来我针对这四点谈谈我的感受。首先是想学。我是一名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教师无论你学识多么渊博,如果你的学生对你的课程没有兴趣。那么你有再多的知识也没有施展的地方。因为学生对你的课程一点兴趣没有。别说认真听讲了,有的学生甚至都不愿意上英语课。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教学策略,想学生所想,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持。
其次是会学。每个学生在具备了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以后,需要做的就是会学习。还记得那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让我一直告诉自己要不断总结教学方法。并且把这些方法告诉学生,让我的学生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接下来是能学能用,老师希望我们在做到前两点以后就要开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也就是知识的输出。输出的越好,可以说明对知识的运用也更加如鱼得水。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去思考,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我相信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一定得到了成长。因为研究过程本身就是成长。
最后是能学。经历了前三段的学习。同学们开始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习惯已经养成,学生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生的事业。
以上是我针对这一问题的个人看法。接下来我针对这一理论谈谈我是如何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运用核心素养的。
这学期我就开始运用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能力。为了让我的孩子们对英语产生兴趣,我精心设计每堂课。如讲解四年级上Where is my classroom?这一课时,我知道这节课的句型和单词有点难度。因为农村的孩子英文基础不是很好。于是我让每一位同学都在课前画画。画一下你见过的班级里都有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同学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渴望。课上讲解完新单词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画的教室。课堂氛围很好。我认为这就是激发同学们想学的很好的例子。我也希望每个老师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次,在讲解五年级课What can you.do这颗。为了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颗,也恰逢我校的教师排球赛。那天下午我让同学们出去观看排球赛。用英文互相对话
What can she do?
She can ...
这样的创设情景的课程胜过枯燥无味的讲解打球。孩子们通过这种形式会热爱用英文交流。真正做到了会学会用。

我相信,新时代下的学生核心素养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自信地去体验,去感受,去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而是立体的,多维的和创新的。未来孩子们的核心素养最终目标就是——能学。自己为自己的学习负责。